践行“绿富美”:将绿色农业进行到底

来源: 时间:2015-06-11 点击数:

    基地里,大棚林立,绿色蔬菜青翠欲滴;田野上,桑田成片,郁郁葱葱;养殖场,规范整齐,牛满栏猪满圈……初夏时节,记者走进鹤乡田间地头,深切感受到绿色生态农业红红火火。
    近年来,我县以绿色发展为方向,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技术装备层次,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加快发展高效农业、品牌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农业富民强县之路。
    绿色增产增收,“富”了百姓钱袋子
    射阳县把推进联耕联种作为开展绿色生产的主抓手,以海河等联耕联种万亩匡为示范点,破除田埂,逐步把联耕联种田块建成农业绿色增产示范区,打造成样板。
    推行联耕联种以来,射阳多次召开联耕联种现场推进会,先后组织13个镇200多个涉农村(居)的500多人参加联耕联种业务培训,两次组织农机手业务培训。组织100名农技人员挂钩100个联耕联种示范方,进村入户指导联耕联种。
    小麦联耕联种试点经省农业专家测产,亩产1031斤,产量均衡,平均亩产超1000斤,高于全县小麦统计年报亩产235斤,高于去年272斤,为粮食十一连增奠定了基础。
    为加快现代农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的快速发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的实际应用,射阳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工程,组织建立了26个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提高了农产品品质,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农业持续绿色发展,2014年射阳粮食总产达22.7亿斤,继续列全市第一、全省第三。
    同时,对已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的企业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开展定期不定期监督检查,建立并实施产地和产品年度抽检制度。截至目前,我县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达到94个,总面积132.6万亩,全县绿色食品基地认定总规模48.6万亩,无公害农产品232个。
    园艺提档升级,“创”了农业品牌
    近年来,射阳农产品争创“绿色牌”,走品牌发展之路,绿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绿色品牌在全国越叫越响。
    围绕10个万亩示范匡,射阳重抓合德凤凰、海河有机果蔬、临海大蒜三个国家级“菜篮子”基地,同时优化各特色产业在全县的规划布局,打造区域特色基地,以创建“一镇一特、一村一品”为重点,培植以大蒜、蚕桑、中药材、食用菌、设施蔬菜、水产养殖为主要产业的特色镇、专业村。建设了10个新品种基地,每个基地均达到500亩以上规模,培植了5家畜禽规模示范养殖场,建成集约化、标准化、生态化的样板。同时,加强洋马鹤乡菊海等现代农业园区建设,10个镇级千亩园区着重打造园区特色和产品品牌特色,提高农产品知名度,把农业园区作为突破口,快速推进园艺业绿色转型。
    推进田园建设,“美”了农村环境
    夏收时节,射阳秸秆禁烧禁抛工作如火如荼。大力组织秸秆机械化还田成常态化工作,2014年全县共组织配套机械7000余台套,组织合作社28个、农机专业大户97户、零散户4000多户参与秸秆还田。夏季还田面积97万亩,还田率85%;秋季还田面积65万亩,还田率61.3%,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为绿色农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射阳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整建制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覆盖,加强测土配方施肥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稻麦棉测土配方施肥方案随时随地的“触手可及”。同时,持续控减化学农药使用,在海河、四明两镇分别建成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与化学农药减量使用示范区,面积2310亩,推广应用轮作换茬、选择抗性品种、调节播期、防虫网覆盖、加强肥水管理、推介生物农药和提高农药使用效果等技术措施,取得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