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启兴村:大喇叭响彻小乡村

来源: 时间:2015-07-06 点击数:

    南阳镇启兴村50个村民组组组装有广播喇叭,宣传邻里互助、文明创建、法律法规。
    大喇叭响彻小乡村
    6月20日晚6点,伴随着悦耳的音乐声,架设在南阳镇启兴村50个村民组的50多只大喇叭准时响起。“秸秆还田,土地增肥,争当禁烧模范,争做文明公民……”村支书董国飞开始宣传秸秆禁烧的意义。
    “喇叭里说的,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村里的各项措施都征求过村民的意见,照着喇叭里说的做,准没有错。”村民沈士冲说。
    去年7月,启兴村创新宣传模式,在全村范围内架起了大喇叭。一年来,一只只大喇叭成了架设在干群之间的连心桥。
    奏响乡风文明“和谐曲”
    6月5日早上5点,村民李秀兰戴上凉帽,拿起小竹竿,急匆匆地出了家门。她急着去同组的徐家油菜地里看个究竟。
    原来,6月2日的一场大暴雨让许多村民措手不及。由于雨量过大,农田积水严重,本该收割的油菜全部浸泡在了水中。4日下午,好不容易盼来了晴天,可村民徐永明因突发疾病住进了医院。眼看徐家的3亩多油菜要烂在地里,村委会立即用大喇叭将徐家的困难进行了广播,希望村民能自发地帮助。
    刚到踏进徐家的油菜地,李秀兰发现这里已聚集了10多位村民。村民钱玉兰起早收好了自家的油菜连早饭也没顾得上吃,村民吴亚芳送走了一直随身带的3岁小外甥,65岁的丁玉珍来了,村里的大学生村官也来了……
    上午11点,在大家的努力下,徐家的水泥场地上已经晒满了从地里运回的油菜籽。
    “有了‘大喇叭’,村里治安明显好转,精神文明建设也上了台阶。村民亲如一家人,邻里关系和睦,各种纠纷和矛盾减少了很多……”一位村民说。
    吹响生态建设“集结号”
    6月25日一大早,启兴村15组的施元兴拎上2只装满生活垃圾的袋子,从自家屋前往东走了不足10米,将其扔在绿色的垃圾桶内。施元兴笑着说,现在居住环境变好了,村民们的环保意识也增强了,都很自觉地将生活垃圾扔进垃圾桶内。
    董国飞介绍,村里在每个主要路段都配上了垃圾桶。“为了方便村民,最近我们村又购买了一批垃圾桶,以后每窕地皮都配有垃圾桶。村民只要稍稍走几步路,就能将垃圾丢进垃圾桶。”此外,保洁员每天上午都会把垃圾桶内的生活垃圾运送到中转站,下午再去巡查一遍,确保生活垃圾即运即清。
    然而几年前,村里的环境却是另一番面貌: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在泯沟头、中心河里“爬”满了水花生、天空中垃圾袋迎风飞舞……村民们怨声载道。
    为了让村民有个更加舒服的居住环境,2012年起,启兴村开始花大力气整治村庄环境。2014年,村里又投入一批资金,为全村50个村民组统一配上了大喇叭。宣传保护环境和建设宜居乡村的意义。现在环境变好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也越来越强了。
    唱响普法宣传“好声音”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儿,就像天边最美的云朵……”6月22日傍晚6点半,启兴村公共服务中心的文化休闲广场上,欢快的广场舞曲准时响起。村民沈玉珍吃过晚饭急匆匆赶到文化广场时,惊奇地发现原来每天都要一起跳上一段的舞伴们,忽然间一个个不见了踪影。
    “喇叭里正宣讲土地确权政策,土地确权与我们农民直接有关,大家都去听了,等会再来跳舞。”同村的何锦芳一见沈玉珍,就兴冲冲地拉着她一起去“听政策”。
    为了让村民更好地了解土地确权政策,启兴村抓住广场舞场前人多面广、精力集中的有利时机,通过村里的大喇叭,利用“舞前一刻钟”循环播放相关的法律政策。“用大喇叭宣传党的最新政策,大大减轻了我们的工作负担。我们经常选取一些最新的法律法规和三农政策,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大喇叭中唱响法治宣传的主题曲。”董国飞说。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