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区三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步入新天地

来源: 时间:2015-08-24 点击数:

    近年来,淮阴区三树镇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由分散向规模、由粗放向集约、由低效向高效转变。通过扩大产业基础、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延长产业链条等,引领农业实现规模化、园区化、精品化和产业化发展,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镇农村经济由此得到了快速发展。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3000元,预计今年可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0元。
    加长链条。该镇靠“专业化、组织化”的牵动,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有效地连接起来,把农业引向大市场。三树镇是传统的农业大镇,但以前农民独家独户养殖,规模小、科技含量低、成本高,不仅效益低,而且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也低,阻碍了农民进一步发展养殖的积极性。近两年,该镇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经纪人队伍,实施“科技带动”战略,以培训新型农民为抓手,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平台为基础、以产业为纽带、以人才为支撑,增活力,延链条。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派遣专人协助做好生产良种化、技术操作规范化、质量标准化、管理科学化,及时提供有关农业市场信息,做好农村信贷、小额担保贷款等融资服务,切实解决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生产经营中缺技术、缺知识、缺信息、缺资金等问题。目前,全镇各类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达到98个,涵盖特色农产品种植、设施蔬菜、畜牧养殖等20多个领域,农村经纪人达到378人,农民会员累计达到4500余人,辐射带动农民2.5万人,促农人均增收1560元。
    增粗链条。该镇根据区域布局特点,因势利导,培植主导产业,建设规模生产基地。为了使产业链条增粗、变强,三树镇根据区域的资源优势,突出优质水稻、白麦、肉鸡、蛋鸡、生猪、白鹅、灰鸭、大棚蔬菜、食用菌、速生杨树等十大优势产业基地建设。这十大农业产业链的形成,得益于该镇培育壮大的一批叫得响、有实力的龙头企业的强力带动,实现了企业与基地的对接,推进规模农业的发展。以彩飞、长城、家淮等80多个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带动了4000多户农民年饲养肉鸡500万只、蛋鸡40万只、白鹅30万只、灰鸭16万只、生猪3万头;以荣欣面粉厂、淮三米厂、天顺米厂等6家粮食加工企业为龙头,带动了现有优质水稻3.5万亩、白麦2.8万亩基地的落实;以鸿运木业制板厂等4家木业加工企业为龙头,带动全镇杨树种植每年以100万株数量递增;以德美蘑菇专业合作组织为龙头,全镇蘑菇种植面积稳定在1300亩;一批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用市场的法则推动着三树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为广大农户增收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