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四“水”文章 塑独溇小海生态农业特色
独溇小海曾经是太仓最大的天然湖,上世纪70年代以前,水面达到2000余亩,此后渐渐被改造成了农田与鱼塘。随着生态文明日益受重视,独溇小海的生态资源和价值再一次被发现。日前,城厢镇组织了一次独溇小海生态农业产业园区规划与发展评审会,按照《太仓独溇小海生态农业园概念规划》,独溇小海及周边区域将打造成一个集粮油产业、林果产业、水产养殖与湿地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园。而事实上,近两年来,独溇小海所在的永丰村已经开始以独溇生态为核心,围绕着水稻、水果、水产、水杉这四个“水”大做文章,加快传统农业向集“巩固粮食主导产业,优化特色水产产业,发展乡村观光旅游产业”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转型。
水稻产业
规范生产经营 加工增效益
晒粮曾经是让永丰村丰缘合作农场工作人员最头疼的问题,每到夏收、秋收季节,他们都要开着运粮车到处找地方晒粮,市科技产业园的马路,甚至相邻的昆山蓬朗镇的马路,都成为永丰村的“晒场”,而今年夏收,他们再也不用为找不到晒场而担忧。
今年5月28日,永丰粮食烘干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个中心有烘干设备16台套,同时还配置了晒场、仓库,每天的粮食烘干能力达300吨,不仅可以完全解决本村的粮食烘干和储藏问题,还能为邻村提供粮食烘干业务。
永丰村党委书记吴平说,虽然是刚启用,但经过测算,中心烘干一吨小麦的成本是93.6元,产出的效益是144.57元,今年秋收,合作农场不仅不用再为晒粮忙,中心还能实现总效益21.8万元。现在永丰村正计划对中心进行一些调整改造,目的是提高对外加工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加收益。
吴平介绍说,永丰村现在有可耕地5100多亩,今年种稻4300多亩,粮食生产是打造独溇小海生态农业的四个产业之一,既是增收的途径,也是美化区域生态、塑造乡村风貌的重要内容,因此永丰村把水稻列入了独溇小海生态农业发展四“水”。这两年,围绕这个“水”,永丰村一方面加快了土地流转,扩大了合作农场经营规模,另一方面,在合作农场的运行机制上进行了改革和规范,实现了村集体自主经营,推行了“大承包、小管理”内部机制,还实现了农药、化肥的统一供应,今年又建成了粮食烘干中心。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出,下一阶段,永丰村还将围绕粮食生产做好几方面的文章,包括引进更好的稻米品种、建设育秧工厂以及建米厂等,相信随着这些举措的落实,不管是合作农场的生产效率还是收入,都能进一步提升,连片的稻田也将为独溇小海风貌增色不少。
南郊水产养殖二场有水面数百亩,是独溇小海的核心区域,从去年底开始,永丰村开始在鱼塘边的空地上建起了一批水果大棚。这里种着葡萄、梨、桃等各种水果,虽然面积不算大,但林果的种类很多。
永丰村工作人员说,其实永丰村发展林果产业的历史比较久,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建成了三四百亩的桔林,当时这里的蜜桔在太仓很有名,但随着水果品种的丰富、质量的提升,蜜桔渐渐不再受市场欢迎,不少桔树都砍了。前些年,这里黄桃、葡萄也有种植,但总体上来说,和粮食、水产相比,林果产业在永丰并不突出。
“现在村里建林果园,定位很明确,就是采摘型,目的就是为将来发展乡村旅游打好基础,增添活动的项目。”吴平说,太仓已经有不少的林果基地和专业合作社,这些基地规模大,并且已经打出了品牌,永丰如果也发展这样的生产型林果产业,不仅投入大,管理、市场开拓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会有一定的风险,而控制好规模,丰富品种,着重发展采摘型,不仅投入小,风险小,更重要的是能够丰富乡村游的项目。比如以前市民到水产养殖场来,只有垂钓一个休闲项目,今年这里建成了独溇小海生态餐厅,大家中午、晚上都可以在这里吃饭,以后果园挂果了,一家人来,喜欢钓鱼的爸爸可以钓鱼,妈妈可以领着孩子到果园采摘,然后一起吃饭,内容就丰富多了,等水杉林改造好了,还可以到林间游玩,玩的项目就更多了。
水果种植
丰富旅游业态 定位采摘型
和其他地方的垂钓池有所不同,南郊水产养殖二场的垂钓池沿岸分布着一些彩色的活动房,这是养殖场在今年安装的垂钓用房。
这些垂钓用房架设在鱼塘上,前端是垂钓台,房中有沙发、茶几、空调等。养殖二场是我市规模较大的水产养殖场,周边绿树成林,而且与昆山、嘉定交界,有一定的生态和区域优势,但以前基本只靠年底卖鱼,经济效益也一般,今年初村里下了决心进行提档改造,改造的一个内容是增加垂钓项目,包括回收一些承包出去的鱼塘的经营权,并将一个塘改造成混养的垂钓池,目的是增加收益,同时将独溇小海生态农业园打造成一个有吸引力的项目。现在看来还不错,每个双休日都有四五十人来钓鱼,多的时候有七八十人。
吴平介绍说,除了增设垂钓项目,去年永丰村还成功进行了水产高密度养殖探索,并且在以往养殖四大家鱼为主的基础上,引进了七星鲈鱼、缩骨胖头鱼、长江蟹、南美白对虾、太湖青虾等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的特种水产。今后永丰水产养殖既要做优也要做特,做优就是强化特种养殖,引进优秀品种,增加效益;做特就是结合独溇小海的资源优势发展,反过来也为独溇小海生态农业园发展增添优势,比如靠垂钓吸引市民,发展高密度养殖维护区域生态。
水产养殖
充分挖掘优势 做优并做特
水杉造景 水杉林下种花 打造新亮点
南郊水产养殖二场的北面,是大片的水杉林。如今,这里也在悄悄发生变化,原来林间坑洼不平的土路全都改造成了宽阔的水泥路,车行其间,满目葱绿。
永丰的水杉林面积达到800亩,大多都是以前独溇小海的水面,后来改造成了农田,南郊的地势本来就低,这里更低,因此易涝易淹,并不适合种庄稼,后来开始植树造林,就形成了这片大水杉林。
今年,永丰村对林间道路进行了提档改造,但要把这片水杉林打造成吸引游客的亮点显然还不够,因为景观单一,林下杂草丛生,现在村里计划在林下全部种上二月蓝,800亩二月蓝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同时将建一些休闲步道,并对林边、林间小河的河坡进行整理、美化,能让游人深入林间。现在村里已经购入了二月蓝的种子,正在进行催芽试验,“相信这个项目建成后,会成为独溇小海生态农业园吸引游人的一大亮点。”
吴平还表示,为了让生态农业园更有吸引力,这些天大家都在概念规划的基础上不断发掘新特色和亮点,现在工厂店深受市民青睐,永丰村有不少服装企业,虽然总体规模都不大,但质量很不错,有时苏州、上海的市民也会上门来购买,村里正在和这些企业老板联系,计划用果园边上现成的房子建一个工厂店,“只要稍加改造即可,村和企业的投入都不大,但很可能成为将来的又一亮点。”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