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耕联种,让农民成秋收“看客”

来源: 时间:2015-10-23 点击数:

    10月17日下午,57岁的新坍镇新坍子居委会居民吴登年坐在稻田边的大树下悠闲地点了一支烟,在观看收割机收割稻田里的稻子。只见联合收割机“轰隆隆”响个不停,把一片片稻子吞进“肚子”里,很快又往外吐着搅碎的秸秆,金黄的稻谷进入了农民收获的口袋。吴登年告诉记者,去年秋天,他家8亩多地全部参加“联耕联种”,交给农机合作社打理。今年秋收,自己就在田边等收成。没到20分钟,稻子已全部“归仓”。
    当前,全县不少镇区的早稻已进入收割时节。但记者发现,往年人声鼎沸、全民上阵的热火朝天忙秋收的景象已悄然发生变化。由于大部分农田实行“联耕联种”,这使农民们在秋收大忙之际变得越发轻松。
    长荡镇胜利桥村村民王丽萍告诉记者,前几年她做了大手术,不能干重活,于是就在县城一家饭店做服务员,家里的十几亩地全部参加“联耕联种”。前天,她向饭店老板请了一天假回家卖稻。到了家,村里的农机合作社用联合收割机没到一个小时就把十几亩水稻全部收完。“如今我们村里不少村民的责任田加入‘联耕联种’,打工、务农两不耽误。这都是托‘联耕联种’的福啊!”王丽萍兴奋地告诉记者,以前每到秋收,在外打工的乡亲们要从天南海北匆匆赶回家收稻子。
    这几年,许多在外务工的农民都没有回家参加秋收。
    兴桥镇万隆村一组村民杨龙回忆起过去的秋收,颇有感触:“过去用镰刀割稻子,割几个小时就累得直不起腰。割稻10多天,人累得脱一层皮。后来村里有了小型收割机,收稻子比用镰刀省力些了,但还要经过碾稻子、晒稻子等过程。自从县里推广‘联耕联种’,播种、收割全部由农机合作社负责解决。一切都做得妥妥当当,省事多了。‘联耕联种’就是好。”说起现在的种田生活,杨龙显得轻松自如。农民买农机,政府发补贴,杨龙说等明年他也申请农机补贴买个联合收割机,加入农机合作社挣大钱。
    从县农委了解到,“联耕联种”为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代劳收种管,进度很快,质量又好,使得农民们不再“稻发黄,愁断肠”。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