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三篇文章”走出农业综合开发新路径

来源: 时间:2015-10-23 点击数:

    一块块高标准农田连接成片,一条条机耕路平坦整洁,一行行农田林带绿意葱茏,金秋时节,走进灌云县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良田美景尽收眼帘。
    近年来,灌云县一直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工作思路,做足“三篇文章”,探索出一条农业综合开发新路径。
    做足夯实基础文章。以项目实施为抓手,以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为主战场,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生态综合治理。2014年以来,投入土地治理项目资金4290万元,共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3万亩,生态综合治理1.2万亩,开挖疏浚沟渠53.17公里,新改拆建电灌站22座,新建渠系配套建筑物1347座、砼防渗渠道68.19公里、输变电线路配套6.4公里、新铺建水泥路37.69公里、完善农田防护林0.06万亩、对项目区农民技术培训2000人次,建立1.1万亩的示范推广基地,奠定了农业现代化总“基调”。
    做足产业拉动文章。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制宜,围绕养殖、种植、苗木、深加工四大主导产业做文章,项目紧跟产业走,产业落在项目上,通过推行“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四位一体”发展模式,合力打造具有县域特色的四大优势产业链。使地方农业由传统种植向设施菜种植、种苗繁育、食用菌栽培、粮食等加工产业延伸打造蔬菜产业链;蓝莓、灵芝产业等产业目前已经由单一的种植销售向集育苗、种植、加工、萃取、销售于一体的深加工延伸打造保健品产业链;打造玫瑰花产业链,规模发展玫瑰花种植基地300亩,带动示范区发展农业观光带2000余亩。
    做足科技兴农文章。把科技推广项目实施作为提高产出和效益的重要抓手,示范区实施科技推广1.8万亩,其中在核心区建设科技示范园5000亩;设计各种节水灌溉设施1.5万亩。应用蔬菜吊蔓生产、配方施肥、黄板诱杀、蔽光除草、地膜覆盖等新技术,试验示范蔬菜新品种52个。项目的实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在“长得好看”的基础上,实现了“拿得出去”的新突破。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