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市场信息 适时引进新品
走进南阳镇合丰村,踏上田间小路,放眼望去,大片绿油油的豆苗长势喜人。“这是秋刀豆和秋豌豆,长势不错。”正在田间锄草的村民吴大伯乐呵呵地说,“今年‘开心豆’收购刚结束,和往年相比价格虽略有降低,但总体收入还不错。”
早在20多年前,合丰村党总支就扶持农户改粮试种秋番茄,每亩收入超过2000元。但由于连年叠地种植,番茄病害严重。此时,9组的科技示范户樊介昌从《农民文摘》获得信息:北京农科院培育了一种晚秋至初冬时节收获的青豌豆和青刀豆,适合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露地生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樊介昌邮购了2斤种子。当时,村民们都不太理解,怎么可能在冬天收获青豌豆和青刀豆?结果却出人意料,樊介昌不仅种出了豆子,亩产还不低,卖出了好价钱。这一下引起了村民的关注,也引起了村委会的高度重视。由此,村里出现了一批又一批“两豆”种植户。
2005年,又一个机会被合丰村人把握。9组的沈建石获悉辽宁农科院培育的“开心一号” 毛豆,在露地栽培的前提下,挂果上市时间比本地毛豆提前15天。“种植开心豆”又由此很快在全村普及。随着全村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合丰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村。今年,全村85%以上的农户种植了“开心豆”、四季豆等作物,总种植面积超过3000亩。“除去在外工作的,只要有人留守在家,多少都会种上一些。”合丰村老支书顾圣平说。“顾书记,今年的刀豆价格每公斤5-6元,我家半亩刀豆就卖了3600多元。”正说着,范大妈高兴地前来报喜。
“今年农户大多选种了中豌6号,这种豌豆品种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幼苗较耐寒,需施足基肥,巧施追肥。防治土蚕等病虫害的方法是实施水旱轮作或者使用药剂在苗期防治。”9月中旬,村里的党员志愿者走进田间地头,为村民指导秋豌豆的科技种植方法。为让农户在特色种植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合丰村每年都会举办几十场这样的活动,还邀请专家进行讲座、现场传授技术等,引导村民正确把握市场信息,不断增长科学种植知识。“科学种植十分重要,村民们需要不断接受新的知识和市场信息。”顾圣平说。
为引导更多的村民走上规模种植之路,村委会鼓励种植效益好的农户进一步扩大规模。村民沈建昌是村里首屈一指的种植大户。最初,只种植3亩,年收入近万元。从2003年开始,在村委会的鼓励下,他在村里承包了30多亩土地,并与外地农民经纪人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沈建昌还联合本村村民,共同投资12万元购置了一辆卡车,涉足农产品经纪人行当,先后打开了上海、杭州、苏州等市场。
这些年来,合丰村先后通过创建专业合作社、推广蔬菜新品种、培养农民经纪人、传授种植新技术等措施,使全村蔬菜的产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大批农户也由此种豆致富。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