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70多个村庄打造乡风品牌构建农民精神家园
近日,万石镇后洪村村民正忙着打造“清白文化”乡风品牌,经过前期挖掘,一批历史文化、在外乡贤、村民模范等“水落石出”,近阶段,这批史料将一一上墙展示。村书记濮焕中把记者带到了村里的杨家祠堂,“这是在上一轮村庄环境整治中发现的‘宝贝’,当时破败不堪,村民在修缮、整理史料过程中意外发现,自己的祖辈是公正廉洁代表人物杨震宰相。”村里认为要将杨震这股精气神传承下去,成为村民共识,“清白文化”品牌由此诞生。
在宜兴,与后洪村一样,挖掘村庄优秀传统文化,将“仁、义、礼、智、信”与现代文明相结合,打造自家乡风品牌的村庄有70多个。“陶都美丽乡村”建设赋予了村庄独特的形和貌,农村日益成为农民群众的生活乐园,但如何引导农民守护美丽乡村,塑造精神家园亟需解决。通过实践,宜兴逐步探索出一条以“文明乡风沐农家——家园守护行动”为抓手,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宜兴模式”。近期,这一模式被省文明办评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新案例一等奖,并作为江苏省唯一代表在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会议上进行了交流。
“爱敬文化”、“乡贤文化”、“诚信文化”……一个个文化标识成了一个个村的招牌。它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各村因地制宜,结合新农村建设与经济发展,在塑造文化的同时探索科学发展之路的结果。湖氵父镇洑西村有着得天独厚的山水文化,三年前,得益于“美丽乡村”建设,村里悄然兴起一股创业风,许多村民选择从城市回到农村,开办民宿。如何办、怎么才能办得好成为村里考虑的头等大事,大部分村民认为,“想要富口袋,先要富脑袋”。村里组织学习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文明礼仪,开展诚信经营户评比,一系列举措让村民获取了经营之道,优质的服务加上美丽的山水,小山村的名气逐渐传开。提炼在发展山水经济过程中的心得,洑西村总结出“诚敬文化”品牌。近日,该村的30多家农户结成诚敬之家联盟,引导更多农户诚信敬业的同时,拿出一批创业模范做表率,在村里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让更多人共享文化建设成果。
美丽乡村建设强了村庄筋骨,乡风品牌的打造像是流入村庄的新鲜血液,为农村带来了一股精气神,培养出一批“新型农民”。徐舍镇美栖村自从打造“美德文化”后,“轻”了不少。村干部肩上的担子“轻”了,最头疼的农村河道等环境问题终于宣告结束,再也不用为一只鸡、一袋垃圾走访多次;村民之间的距离“亲”了,再也不用为了一堵围墙、一堆稻草闹矛盾。“住有美居、行有美德,乡风品牌建设诞生了一批群众道德楷模。”村书记宗华东说。村民宗良年是村里的和事老,他在自家设立了一间“村民驿站”,每天下午,村民有空就来说说家长里短,喜事一起分享,矛盾一并开解,实在解决不了的就由老宗反映到村里。如今,在宜兴农村,围绕乡风主题,开展乡风评议,最美村民、好媳妇、美德少年等评选活动已成为常态,一批农民楷模悄然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