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溪小伙巧把废秸秆变成新型清洁能源

来源: 时间:2015-11-26 点击数:

    眼下又到了秋收时节,粮食归仓后,残留的秸秆该如何处理?横溪街道勇跃社区的小伙鲍敏可舍不得丢掉这些“黄金草”,他通过生物科技巧妙地将其回收利用,让秸秆“摇身一变”成了一种新型清洁能源燃料棒。
    走进南京三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笔者看到,一堆堆粉碎好的秸秆沫经过一条管道进入了储藏箱内,又经过电机搅拌后送上了传送带,最后从挤出机出口处一截截圆柱状的灰褐色小棒完成“变身”。仔细从切面看冷却后的燃料棒,还能看到类似秸秆的纹理。“经过深加工后燃料棒燃烧后产生的有害气体比燃烧秸秆少,而且不会冒黑烟,产生热量比煤还高一些。”捧着这些“金疙瘩”,鲍敏激动不已。说起自己的创业初衷,这个“民间治霾达人”想法很简单。鲍敏说,挣钱养家的同时,作为农民的孩子,他想守护好农村的蓝天。
    自10月初起,生产车间就一直运转着,工人们忙着将燃料棒打包装袋,送往各地的客户。“机器每天运转10个小时可以转化40多吨的秸秆,生成30多吨的燃料棒,理论上可以消化全街道农田产生的秸秆。”鲍敏给笔者算了一笔账,横溪街道境内水稻种植面积大约有三万四千亩,按一亩产生半吨秸秆计算,这个秋天街道将产生一万多吨的秸秆,如果全部用来制成燃料棒,既解决了秸秆处理难题,又产生了一笔不小的经济效益。
    秸秆回收一直还是困扰鲍敏的难题,目前公司仍要通过有偿收购的方式,将田间的秸秆运送到厂里。“上半年,社区周边农户的秸秆基本都被运到厂里来加工了。下半年,我相信范围还会扩大,更多农户会愿意将田里的秸秆送到这里,让它们变废为宝。”鲍敏说。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发改局)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