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以“五个突破”为重点全面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2015年,武进区按照城乡建设六个一体化战略,以“五个突破”为重点,全力以赴推动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和“三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勇创新、促统筹,在农村改革试验上求突破。一是在制度创新上下功夫。工作重点进一步转向社会公共事业和社会管理领域,使符合条件的农民尽快成为城镇居民,使劳动力和人口更顺畅、更稳定地向城市转移,有效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二是在管理模式上下功夫。通过“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和农村社区便民服务站规范化建设,确保公众安全感和法治建设满意度保持在90%以上。三是在组织建设上下功夫。在增强基层创造力、激发基层组织活力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结合镇干部队伍建设、村党组织书记“5858培养工程”和大学生村官选派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城乡融合的基层组织建设新格局。
二、抓项目、重建设,在城乡功能完善上求突破。一是加快小城镇建设。基本完成“十个一”和小城镇综合体项目建设任务。按照“三集中”要求,促进产业和人口集聚,确保各镇镇区人口集聚率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二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深入巩固前阶段新农村建设成果,工作重点从基础设施建设向长效管理转变,努力展现武进农村新风貌。三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公共服务“六大体系”建设,切实加快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类社会事业发展,为农村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四是加快要素资源集聚。持续开展土地盘活整理工作,确保全年盘活各类土地8000亩以上。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快重点工业集中区和标准厂房建设,促进更多特色优势产业集聚,确保全年90%以上的新上工业项目进入园区发展。
三、强基础、增后劲,在夯实基层实力上求突破。一是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年新增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2万亩,确保高效设施农业面积比重达20%以上。二是提升农业园区建设档次。重点加强国内外高档花卉苗木新品种的引进和智能化生产设备的推广,大力提升我区花卉产业的档次水平;加强持证农民培训,确保持证农民占比在35%以上。三是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武进农产品“走出去”步伐,积极组织开展武进名特优农产品展销活动,加大农超企业的对接力度,确保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销售率保持在80%以上。
四、增收入、惠民生,在改善农民生活上求突破。挖掘各方面的增收潜力,确保顺利完成“五年倍增计划”。一是努力扩大就业。加强对农村转移劳动力、有就业愿望“4050”人员的职业培训,拓展就业渠道,确保全年新增就业岗位5万个,城镇就业2.8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000人以上。二是提高保障水平。进一步健全城乡保障衔接并轨机制,不断扩大保险覆盖面,缩小城乡保障差异。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保障增长机制,确保发展成果全民共享。三是壮大集体经济。积极发展村级物业经济,加快组建股份合作联社和镇级集体资产集团公司,确保今年70%的行政村集体年收入超过100万元。大力发展新型合作组织,确保农村居民“人人持有股份、年年有分红收入”的同时,切实提高农民分红水平,确保合作社分红年均增长不低于10%。四是加大救助帮扶。加大社会慈善救助力度,确保全区每年有效救助超过1万户,下拨救助、补助资金超过3000万元。
五、优生态、促文明,在提高环境质量上求突破。一是与专项工程相结合。提前一年完成“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在更大范围内推进“清水工程”,年内再完成16条黑污河道整治;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新建污水收集主、支管网各60公里,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60个以上。二是与创建工作相结合。到2015年,各镇全面创成国家卫生镇、国家生态镇、省级园林小城镇,有条件的镇创成国家园林小城镇。四是与长效管理相结合。在集中整治解决环境突出问题的同时,着眼长远、标本兼治,注重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真正实现农村环境的干净整洁。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常州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