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时节新事多
当前,射阳全县春耕生产陆续展开,在不少镇区,富裕起来的农民气顺、劲足、精神好,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一件件新鲜事,构成了春耕时节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田间地头办公
伴着沁人心脾的泥土芳香,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清新的亲民为民之风。在长荡镇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技人员忙碌的身影,他们正在向农民兄弟讲解大小麦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3月初以来,该镇农技中心从转变工作作风入手,把办公地点搬到春耕生产一线和田间地头,组织了由1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农资供应、新技术推广、农机维修3支流动服务队伍,深入村组、农户和田间地头,积极开展“零距离为民服务”活动,并开通了24小时服务热线,保证随叫随到,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以前我们在种植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就四处寻找解决方法。现在好了,技术员主动走到田间地头解决我们的种植难题,我们发展反季节蔬菜的信心更足了。”该镇胜利桥村大棚种植户王华高兴地说。
农民上网“调研”忙
近日,临海镇华扬家庭农场场主胡翠华家的电脑旁,常围着不少左邻右舍的农民,他们眼睛齐盯着屏幕,和胡翠华一起观看网上种植水稻的相关信息。
几天下来,他们不但从农业信息网站上学到了许多种植水稻的技巧和方法,还对今年水稻种植的大体需求量有了初步了解。今年春季,像胡翠华他们一样从网上找信息、觅商机正成为临海镇农民的一大时尚。
近年来,该镇把信息服务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主要渠道,不断建立健全信息服务体系,并结合远程教育网对农民进行网络知识培训,走网上打探市场行情的路子。目前,该镇已有200多户农户购买了电脑,已有近20户种养大户通过电脑与市场接轨,网络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千里眼”、“顺风耳”。
“以前我们农民种植都是靠天吃饭,对市场行情把握不准,吃了不少的亏。如今我们经常到互联网上‘取经’,互联网圆了我们农民致富梦。”谈及互联网对农民的帮助,胡翠华可是颇有心得。
“联耕联种”解农民后顾之忧
“如今种田真的省心,县里推行‘联耕联种’,我们只要将田委托给合作社管理,缴纳种子、农药、化肥、田间管理、收割等费用,就直接甩手等收成,收入与以往自己耕种差不多。在外打工的老公农忙也不需要请假回来,我也可以一心一意在家门口企业打工了。这样我家一年可以多增加3万多元的收入呢!”近日,四明镇留守妇女张婷玉谈及“联耕联种”的诸多好处可是满怀感激。
该镇有近3000名男劳力外出务工、经商。今年,随着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种地又成为农民们增收的主渠道之一。既要外出务工经商,又舍不得放下老家的田地,成为该镇外出务工农民的两难。对此,该镇今年春季在全镇大力推行“联耕联种”,将劳动力从田地里解放出来,使外出务工的农民既能在外放心赚钱,家里的农田也能创收。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