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有特色镇镇有个性 宿豫特色镇村建设春风扑面
春天的宿豫,草长莺飞,姹紫嫣红。走在乡间的道路上,随处可见特色镇村建设热火朝天的场面。在来龙镇的龙凤街,一幢幢青砖灰瓦的建筑,廊檐高翘,古色古香。在关庙镇水汉村建设工地上,塔吊高耸,机声隆隆,一个民国建筑风格的特色村落正在崛起……宿迁市委书记魏国强对宿豫区特色镇村建设的点评是:“很好,规划引领,稳步推进,久久为功!”
年初以来,宿豫区围绕一个“美”字、突出一个“特”字,扎实推进特色镇村建设,全力打造“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特色镇村。宿豫区委书记张晓伟说,特色镇村建设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实际举措,是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六个根本性转变”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在特色镇村建设上,宿豫区坚持规划先行,着力打造“一个亮丽的镇区入口、一个精致的示范街区、一个宜居的小区、一个整洁的特色村庄、一个长效的管理机制”,即入口环境整洁、道路视线开阔,景观亮化、美化实施到位;镇容整洁,无店外店、摊外摊及违规搭建;雨污管网、绿化、路灯同步建设到位;物业管理制度健全,服务管理到位,小区优美整洁;村容村貌整洁,“一系两网”建设到位,建成法治、文化、娱乐等一体化场所;有管理制度、有保洁人员、有投入机制、有维护设施、有管理队伍、有服务体系。
宿豫区坚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着力打造“7+6”目标,即全区确定7个整村推进试点村,选择6个基础较好的农民集中居住区作为提升改造试点,在原有庄台的基础上翻建、扩建,同时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造。
突出特色,但不脱离实际。宿豫区要求各村结合当地风土人情,充分挖掘历史、人文、自然要素,全力打造人文特色、产业特色,既传承历史,又留住乡愁,丰富内涵,彰显特色。如来龙镇光明村的明清风貌、曹集乡旱闸村的江南水乡风情、仰化镇涧河村的中式创新、丁嘴镇周夏村的红色文化基因等。目前,该区基本形成了“中心镇区、美丽乡村、特色村庄”梯次分明、发展有序的特色镇村发展新格局。
在推进特色镇村建设中,宿豫区级领导班子成员和区直部门挂钩帮扶特色村,坚持集约集聚,不搞盲目建,不搞强制拆,坚持循序渐进,对已经建有楼房的农户,根据农户要求,可以缓拆甚至不拆;对有自建愿望的农户,允许他们按照统一规划自建。该区出台特色镇村建设优惠政策,区财政拿出专项资金,以奖代补用于特色镇村基础设施配套;区规划、国土、住建、财政等部门发挥职能作用,服务特色镇村建设。目前,关庙镇水汉村规划建设住房218套,首期96套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新庄镇朱瓦村规划建设住房186套,首期52套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
特色镇村不仅要有建筑特色,更要有产业特色,要通过产业特色来彰显特色镇村建设的内涵。宿豫区创造性地把特色镇村建设与特色产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实现特色镇村建设可持续发展,通过项目集聚、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等,重点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同时,该区按照“留住乡愁、留住记忆”的要求,充分利用各村资源禀赋,以“一村一品一店”为带动,打造特色产业,建设特色集中居住区。来龙镇坚持工业为主导、特色农业为主业、三产旅游为主攻,走以产兴城、产城融合之路。新庄镇主动融入“互联网+”时代潮流,积极推进“一村一品一店”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