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保险为农业农村发展保驾护航

来源: 时间:2016-05-06 点击数:

    农业保险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2006年以来,太仓市作为苏州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县市之一,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不断完善,走出了一条有太仓特色的“三农”保险发展之路,成为苏州市开办“三农”保险险种最多、保险金额最大的县市。
    10年来,太仓“三农”保险的探索与实践,不仅为我市农业农村发展、农民稳产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更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中国保监会专门刊发简报,推介了太仓市“三农”保险的主要做法与取得的成效。
    “三农”保险
    让广大农户吃下定心丸
    稻麦等粮食作物,遇到自然灾害减产受损时,可以申请保险理赔;猪羊等养殖业,遇到动物疾病死亡,可以申请保险理赔;小区车库积水可以申请保险理赔;家中遇火灾盗窃等可以申请保险理赔;“农民会所”里,村民们参加聚会发生意外,同样可以申请理赔;村里劳务合作社的入社农民干活时受伤更可以申请理赔……城厢镇东林村被誉为“保险村”。
    近年来,该村在市、镇两级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大力推进“三农”保险工作,切实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村民安居乐业提供保障,全村保险入户率达到了100%,村民人均拥有保险10种以上,其中70岁以上的老人人均拥有14种,涵盖了衣食住行等生活各个方面。该村负责人坦言,我市日益完善的“三农”保险机制不仅为村民的安居乐业提供了充足的保障,更提高了村级治理的水平和效率。
  对蔬菜种植户来说,夏季绿叶蔬菜的种植难度和风险都很大,一旦当年的市场价格较低,尤其是低于往年的平均市场价格时,大规模种植绿叶蔬菜的农户就会承担较大风险。针对这一情况,去年,太仓农业保险创新推出了夏季保淡绿叶菜价格指数保险。
  夏季保淡绿叶菜价格指数保险推出以后,第一个“吃螃蟹”的是沙溪镇半泾村的绿阳蔬果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共投保了5.2公顷的绿叶蔬菜,保险期限为当年的6月15日~9月14日,总保险金额26万元,保费的30%由农户承担,剩下的70%由市、镇财政来补贴。投保当年赔付比例达50%。该村相关负责人说,绿叶菜价格指数保险无疑给合作社所种的蔬菜稳产丰产提供了保障,更是给合作社种植蔬菜的入社农户吃下了“定心丸”。
  夏季保淡绿叶菜价格指数保险的推出,可以保护蔬菜基地和农户在保淡季种植绿叶蔬菜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保险的保障作用,降低农户的种植风险,稳定我市夏季蔬菜市场的供应。据介绍,该保险选取物价局公布的近三年绿叶菜价格的平均值为参照价格,当保险品种的市场10日平均零售价低于往年同期10日平均零售价时,即视为出险,农户可得到保险赔偿。

  像城厢镇东林村、沙溪镇半泾村通过“三农”保险,保障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发展,促进农业稳产丰产,带动农民稳定增收的镇、村在太仓市并非特例。
  探索创新
  “三农”保险体系日益完善
  “三农”保险,从农业上能够促进现代农业发展,降低甚至规避自然风险;从农民来讲,能够增加生活保障的强度,避免返贫或致贫;从农村来讲,基础设施能够修建、完善及快速修复。市农险办相关负责人说,2006年以来,太仓作为苏州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县市之一,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目标,不断创新保险产品种类,完善保险服务体系,成为苏州市开办“三农”保险险种最多、保险金额最高的县市。
  “保险品种从当初单一的水稻保险,到如今的种植养殖、蔬菜林果、高效渔业、设施农业等10多个险种,涉及农业农村发展的方方面面,全市‘三农保险’体系日益完善,覆盖面逐年大幅扩大。”据介绍,10年来,太仓的水稻、小麦、油菜、能繁母猪等政策性险种参保率每年都达到了100%;目前全市已推出蔬菜大棚、露地葡萄、山羊、肉(蛋)鸡、生猪、奶牛、桃、梨各类政策性农业保险共15个险种,开发出了农村集体资产保险、劳务合作社雇主责任保险、储备粮保险等涉农商业保险10多个,高效设施农业保险占比在全省名列前茅。据统计,2006年以来,我市累计参保三农保险的农户106.83万户次,保额高达446亿元,支付各类赔款5064万元,受益农户超过8.63万户次。
  10年来,太仓市牢牢抓住苏州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县契机,积极探索政府与保险公司“联办共保”模式。全市坚持以农为本,助推农业保险实施推广,形成市、镇、村三级服务网络。太仓的“三农”保险发展模式,不仅为我市农业农村发展、农民稳产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更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今年1月,中国保监会以《江苏太仓“三农”保险构建支农惠农新模式》为题,刊发简报,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以及各省、市、自治区,专题推介了太仓“三农”保险的主要做法与取得的成效。
  助农惠农
  为农业农村发展保驾护航
  “三农”问题历来是党和政府关心的头等大事,“三农”保险作为支农惠农的一种形式,可以充分发挥保险机制在灾后补偿、恢复生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对稳定农业大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农险办相关负责人说,今年,太仓将进一步创新举措,以规范土地流转、保障农民稳收增收为出发点,试点开办“露地蔬菜气象指数保险”、“池塘水产养殖气象指数保险”两个新险种,试点承保范围为流转到村集体的土地,保费由市、镇、村三级分别按5:2:3比例承担。全市还将选择两三个基础设施状况存在较大差异的村,试点开展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保险,进一步强化对沟、渠、路、桥、泵站等农业基础设施的保障。此外,我市还将进一步做好高效农业保险扩面工作,对自繁自育的规模羊场进行适度扩面,对具有一定规模的桃、梨、露地葡萄,在用地规划许可范围内种植户进行适度开放,并认真做好农机综合保险相关工作。
  创新和完善“三农”保险体系,有利于转变农业防灾抗灾方式,保障农户生产生活稳定。太仓将继续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充分发挥“三农”保险支农惠农新模式的优势和作用,把农业保险作为支持“三农”的重要手段,扩大农业农村保险覆盖面,增加保险险种,提高风险保障水平,重点开发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品种,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民稳收增收。据介绍,今后,市有关部门及承保企业——太平洋财险太仓支公司将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三农”保险的保障体系,不断推出三农保险新品种,加快理赔速度,提高理赔服务质量,让农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保险带来的益处。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发改局)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