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抢抓机遇,姜堰区魏家村多途径发展村级经济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壮大村级经济,近年来,姜堰区张甸镇魏家村两委会凝心聚力、创新思路、拓宽渠道,多途径发展村集体经济。
魏家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539户,1664人,低收入农户30户35人,现有耕地面积987亩,2015年村集体经营收入41.02万元,其中:村集体经营收入1.5万元;发包及上缴收入33.66万元;投资收益3万元;其他收入2.86万元。
一、盘活资产资源、稳定经营收入
一是盘活村内闲置老小学,折除危房、旧房,由投资者出资新建标准厂房,年租金由2.2万元增至4.4万元;二是盘活老村部,为发挥老村部效益最大化,将原来一家承包单位,分割为两家承包单位,租金由1.38万元/年,增加至2.7万元/年;三是盘活村内张白河、张西河,将闲置多年、杂草丛生的废河塘,变为河面清洁年租金0.5万元鱼塘。
二、挖掘资产资源、排找增长亮点
利用姜高路交通优势,在未建厂房、且不破坏土地耕作层的情况下,引进城建钢构公司,年上缴村集体2.4万元;利用原倒闭鲜切花基地,引进恒业建筑公司露天仓储基地,年上缴村集体1.5万元。
三、抢抓帮扶机遇、助推经济增长
2013年该村抢抓市供电公司、市编委办帮扶机遇,新建村便民服务中心综合楼二层17间,总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其中1700平方米用于三产房出租,年新增房租收入17万元左右。同时整合帮扶资金及自有资金投入镇标准厂房建设,年投资收益3万元。
四、创办合作组织、增加经营收入
由村经济合作社牵头创办苗木专业合作社,承接路道、园区绿化管护,苗木合作社年上缴村集体3万元。
五、加快土地流转、促进经济发展
该村系集镇工业集中区所在地,大部分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保证村民利益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途径,在土地规模经营上做实工作、让农户从土地中解脱,既有工资性收入,又享有土地流转收入。同时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农场主上缴村集体管理费50元/亩,累计管理费收入1.5万元,实现农户、农场主、村集体“三赢”局面。
六、严控村级支出、保障持续发展
该村严格执行姜堰区委、区政府办[2014]58号《关于规范村级非生产性开支的指导意见》,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一事一议”资金、发包及上缴资金、以奖代补助资金、土地补偿资金等,一律入村银行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严控非生产性支出,村级账面零招待,夏秋两季秸秆双禁,全部由村干部包保,不增加其他包保人员,减少秸秆双禁支出,土地补偿款、土地流转租金等,一律以组核算,及时、全面、真实进行公开,村组收入不打和牌,给村民一个明白账。通过增收扩收、减支节支,多途径增加村集体经济积累,保障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泰州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