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有了绿色通道
■今年起至2020年,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
■市级现代农业发展基金要降低门槛、简化手续和流程,减轻农企融资成本
■在农地农用、耕作层不破坏前提下,可通过设房车、建木屋等形式拓展农业休闲旅游功能
无锡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了绿色通道,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将在融资、用地等方面获得更多支持。这是昨从无锡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发布《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创新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时获悉的。
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产业化的升级版。“无锡市人均耕地仅0.26亩,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从业农民老龄化现象较明显,且仍以传统分散的小农生产经营为主,引导推进农村一产和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农民从种种养养向农产品加工、农业休闲旅游等方向发展,可更好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市农委人士说。
目前,无锡市有家庭农场65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639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36家。这些产业融合发展所依赖的新型经营主体,存在规模不够大、创新能力不够强,分别归属市委农办、市农委管理,有限的财政资金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等弊端。《意见》明确,今年起至2020年,将分散的相关农业扶持政策归并,整合新增市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专项资金1亿元,每年安排2000万元,对被新认定的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优秀农业企业家或优秀农业企业等农业产业化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各类示范典型给予奖励。奖励资金主要用于企业基地建设、设备更新、新品种引进、品牌建设、销售网络建设等支出,不得用于人员工资、福利和奖励等支出。
《意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为订单农户生产性贷款提供担保,鼓励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请省级“富农贷”、“金农贷”、“新农贷”等农业融资风险补偿基金贷款,并进一步完善市级现代农业发展基金的运作机制,降低门槛、简化手续和流程,以更好地解决农户、农企因缺乏可抵押物等导致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针对农企、家庭农场等想扩大生产但用地空间小的状况,《意见》明确,各涉农市(县)、区要在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中单列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产地批发市场等辅助设施建设。不少农户想在种养之余建设一些接待游客设施,但因土地不是建设用地,难以通过审批。《意见》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在农地农用、耕作层不破坏的前提下,延伸农业产业链,如因地制宜设房车、建木屋等,以拓展农业休闲旅游等功能,大力发展农业新型业态,加快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