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打造新江平路沿线农业集聚带
因交通条件得天独厚,靖江新江平线沿线区域一直颇受投资者青睐,近年来一批高效农业项目纷纷在此落户。然而由于土地分布细碎,规模经营推进较难,新江平路沿线现代农业遭遇发展瓶颈。去年,靖江市联合扬州大学制订新江平线现代农业集聚带发展规划,按照“高品位现代农业”的定位,集中规划打造28公里农业集聚带。
(一)规划实施“六个一万工程”
“地区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也不尽相同。”靖江市农委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朱杰介绍,靖江人多地少,耕地零散,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坚持规划先行,走彰显靖江特色的精品农业发展之路。
据了解,新江平路地处靖江市北部,全长28.14公里,贯穿生祠、马桥、孤山、季市、西来5个镇,涉及50个行政村,沿线耕地面积约10万亩。围绕新江平线,该市将规划实施以万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万亩优质果蔬生产基地、万亩香沙芋生产基地、万亩特色苗木生产基地、万亩生态智慧农业示范基地、万吨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为主的“六个一万工程”,以此集聚一批现代农业优质项目。
“六个一万工程”实施中,将着重加强果蔬标准化生产、香沙芋规模化种植、中山杉种苗繁育、农产品冷藏物流中心建设以及粮食深加工技改等18个重点高品位项目建设,串联起一条新江平路沿线“现代农业精品走廊”,形成国内最大的中山杉种苗繁育基地、江苏最大的香沙芋种苗繁育与标准化生产基地、苏中地区有知名度的城乡统筹先行区与“四化”同步创新区。
(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新江平线沿线,目前已经形成生祠镇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西来镇现代农业园区、季市镇优质粮食产业园区、马桥镇现代农业园区。此外,位于孤山镇的靖江市智慧生态农业示范区也已经开始规划建设。
“新江平线现代农业集聚带的打造将以这五个园区为载体,在现有粮食、果蔬、苗木等产业稳步推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朱杰介绍,目前靖江市农产品销售以初级产品为主,附加值很低。为改变这种状况,该市正通过江苏农业网、江苏农业对外合作网和各类招商发布会,积极进行项目的推介和招引,努力争取一批龙头农业企业入驻新江平线现代农业集聚带。此外,将推动电商和实体流通相结合,在新江平线沿线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功能布局。
第一产业功能区建设面积约9万亩,以生祠、西来、季市、马桥等四个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重点建设优质粮食、果蔬、特色苗木产业基地。二三产业功能区域主要规划在生祠镇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和智慧生态农业示范区内,将建设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农产品展示中心、综合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物联网中心、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等在内的公共服务平台。该市还将依托已有的休闲观光旅游产业基础和资源,结合沿线生祠镇、季市镇等地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深入开发农业休闲观光功能。
据介绍,新江平线现代农业集聚带规划期限为2015年至2020年,在此期间该市将联合中科院、南林大等科研院校,通过产学研合作、人才输送等模式,实现农业上的“高位嫁接”,形成一批高科技、高效益的生产示范展示基地,力争用5年时间建设“全省领先、示范苏中”的现代农业集聚带。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泰州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