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

来源: 时间:2016-07-05 点击数:

    今年以来,姜堰区响应国家改革号召,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农业工作重点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为抓手,积极推进农业降成本、补短板,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规模经营提高了农业从业人员素质。通过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用于粮食种植的土地集中到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主等新型经营主体手中,区农委通过对这些新型经营主体的周年化培训,实现了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升。同时还改变了从业人员年龄结构,统计显示,目前姜堰区700多个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主中40岁以下的人数比例达到17%。
    二是规模生产促进农业降成本。为适应适度规模经营的需要,姜堰区成立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农资生产商直接对接,统一农资配供,减少中间环节,减低生产成本和风险。而且由于田间管理更加科学,农药化肥等消耗品使用量减少20%左右,种子使用量减少10%左右,极大地减少了生产成本。同时由于种植面积的扩大,规模种植户对新品种、新技术产生需求,应用节本增效模式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促进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
    三是家庭农场服务联盟为规模经营发展提供社会化服务。联盟以为农服务综合体为支撑,集成农资、农机、农技服务,也为家庭农场主互助协作提供了平台,农机利用率明显提升。尤其是粮食烘干设施的社会化服务,在去年秋收和今年夏收期间连续阴雨的情况下,为粮食安全收获入库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有效实现了防灾减灾。
    四是规模经营促进了基础设施条件的进一步改善。通过土地流转,将原本零散的土地整合,不仅扩大了耕地面积,而且有利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整体建设,使土地耕种条件更适宜机械化作业,单位面积的作业成本和人工投入明显减少。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泰州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