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房山镇建设“村美民富”新农村

来源: 时间:2016-09-09 点击数:

    初秋时节,行走在东海县房山镇兴谷村,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映入眼帘: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村道整洁干净,一幢幢规划新建的楼房相依而立,一块块齐整鲜绿的稻田随风起伏……走进村里的中心街,齐整的三层小洋楼比比皆是,楼房门前是村民种植的小花园、小菜地,家家门前花红草绿,煞是好看。如画的乡村图景,正在兴谷村悄然展开。
    作为房山镇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村,近年来,兴谷村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完成了水泥路、路灯、绿化带、垃圾池等基础设施建设。全村栽植紫叶李、高干女贞等绿化树木600余棵,栽植各类灌木、花卉上万株,美化绿化街道1000多米。
    “现在,俺们村的路可以说是四通八达,晚上出来还有路灯照明,环境也越来越美了,俺们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最大受益者。”该村村民对村庄面貌的改善十分满意。之前的兴谷村,道路通行可是一件麻烦事,一到雨天,村民出行难是常有的事,为此村民反映强烈。该村两委就从农民最关心、利益最直接、反映最普遍的问题做起,把道路的“村村通”工程落实到村里“户户通”工程,科学规划“三纵三横”6条主干道,并注意连接每家住户,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现在,水泥路已基本通到每户人家门口,村民外出串门访友,哪怕是下雨天,也不用担心“烂泥”沾鞋了。
    环境美,也要经济强。在该村东部的工业集中区内,集中了部分村民自办的企业。该村有蟹田米等品牌大米生产企业3家、辉昊等品牌板材厂6家、水泥制品厂1家,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守在家门口上班一点也不比去苏南打工赚得少,现在,我一个月下来能赚3000多块呢。”村民武师傅告诉记者,在村上的企业上班,下班回来就能看到家人,幸福指数是打工没法比的。据村干部武兴千介绍,现在村民生活水平都不错,“住着小洋楼,开着小汽车”的人家越来越多。
    “这是俺们村刚刚新建的卫生室,以后有个头疼感冒的,在这里看医生就方便多了。”位于中心街中段一幢新建不久的3层楼房,正是新建不久的卫生室,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待装修后即可投入使用。除了就医方便外,老百姓还可以在村中享受到更好的服务。农家书屋、党建活动室、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等场所都已成为村民充电、休闲的好去处。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