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争做开放型农业“弄潮儿”

来源: 时间:2016-09-22 点击数:

    秋高气爽,连云港中哈物流基地在蓝天碧海之间繁忙运转。这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的第一个中哈合作实体项目,中哈两国领导人见证了这个基地的签约和建设、运营。哈萨克斯坦的小麦等农产品亟待寻找面向太平洋的出海口,今年1月26日,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有关部门批准,连云港为哈萨克过境粮食唯一出口口岸。围绕这个项目,连云港做了大量准备工作,8月12日,出口粮食专用货场通过了国家、省、连云港市三级审批;9月15日,经过完善后可以投入运作。抢抓机遇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连云港在开放型农业方面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农字号”频频打出“开放牌”

近年来,在农业部和省农委的关心和指导下,连云港市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建设“一带一路”连云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为抓手,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强化龙头带动,提升科技水平,全市开放型农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农产品出口逆势强劲上扬。近年来,在全国、全省外贸形势严峻、进出口低位运行的背景下,连云港市农产品出口逆势快速增长。2015年全市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15.55亿美元,增幅65.2%,增幅全省第一;其中农产品出口额5.92亿美元,位居全省第一,增幅19.9%;进口额9.63亿美元,增幅115%,增幅全省第一。全市有出口业绩的企业143家,新增出口企业23家,超千万美元的13家,超百万美元的62家,其中益海粮油、汉华保税出口超八千万美元,海淡水产品、调味紫菜、黄桃罐头、速冻蔬菜等一批拳头产品出口量全国领先。

出口示范基地建设全省领先。到2015年底,全市初步建成蔬菜、水果罐头、紫菜、泥鳅、食用菌等十大出口生产基地,连云港花果山蔬菜、赣榆泥鳅和水果获批国家级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市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占全省1/3;省级出口示范区5个、示范基地25个,占全省1/5,省级以上出口示范区总量全省第一。

农业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强。充分发挥连云港市“一带一路”交汇点的优势,在亚欧大陆桥沿线的甘肃、河南、山东、新疆、湖北等地建设果蔬、食用菌基地21.6万亩,产品经我市龙头企业加工出口到日韩、欧美等地,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连云港汉华保税仓储有限公司在河南、湖北等地建立食用菌生产基地近1.6万亩,2015年出口食用菌4.8万吨,出口额8000多万美元,成为东中西区域合作的范例。

农业“走出去”步伐加快。连云港海德益食品有限公司在柬埔寨菩萨省投资建设柬埔寨宝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占地2300公顷,种植木薯、腰果和热带水果。驰神实业有限公司每年向韩国出口食用菌菌棒100余万株,并在韩国建设食用菌生产厂。江苏雅仕保鲜公司在南非与当地农场主合作建设1000亩雪橙基地。连云港国鑫食用菌成套设备有限公司与法国、保加利亚、美国、乌克兰开展了技术合作,实现了食用菌装备“走出国门”。江苏沃田农业与加拿大、智利等地洽谈合作建设蓝莓基地。

国际合作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总投资30亿元的中哈物流基地建设一期项目已在中哈两国元首见证下启用,二期项目将扩建粮食泊位和筒仓,为哈国小麦等农产品出口提供港口装卸、仓储等配套服务。全面启动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建设,重点打造多式联运、国际商贸交易、保税物流、加工增值、物流支撑和商务生活等六大服务功能体系。承办江苏农业国际合作洽谈会,通过展示展销、项目推介、技术合作、商务洽谈、专题研讨等方式,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为农业商贸合作提供对接平台,为境内外企业提供服务,实现互利共赢。

高起点规划融入国家战略

连云港市把“一带一路”连云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推动连云港现代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坚持规划引领发展。2014年4月,农业部国际合作司、省农委和连云港市政府三方签署战略协议,共建“一带一路”连云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委托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编制《“一带一路”连云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规划》,并于2015年3月通过了由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为组长的专家组评审。规划以市政府文件印发全市执行,确立了“平台促园区、园区带基地、基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江苏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建设沿东陇海线经济带的若干意见》(苏政发﹝2015﹞85号),明确指出将支持连云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把该示范区作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强化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重要战略节点支撑的重要内容。

强化领导推动合作。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为组长,市委分管副书记、分管市长为副组长的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示范区各项工作。制定了《“一带一路”连云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工作方案》和考核办法,确定了年度重点项目50个,细化分解到时序、落实到单位、明确到责任人,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总投资14.8亿元的海福特海洋科项目,总投资3.2亿元的澳洲肉牛进口屠宰加工项目、总投资7亿元的中丹生猪育繁推一体化项目、总投资15亿元的江苏裕灌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重点项目快速推进,成为引领国际合作和产业集聚的龙头。

创新机制优化服务。按照“全方位、全产业、全过程”服务追求,不断创新机制,努力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市政府设立“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专项资金,对示范区建设各类主体进行奖补。市政府与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江苏检验检疫局签署协议,支持连云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市政府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合作协议,积极开展“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技术、人才等方面研究。发起成立“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产业联盟,加强国内沿线城市之间互联互通,促进农产品贸易合作。市农委、连云港检验检疫局、连云港海关、市国税局、人民银行5单位成立农产品进出口企业服务联盟,实行联络员制度,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

农洽会,搭起国内外合作新平台

9月23日,第十八届江苏农业国际合作洽谈会在连云港市开幕。连云港市将以承办本届省农洽会为契机,全面展示现代农业发展新成果、农村发展新面貌、农业投资新环境,利用“一带一路”战略机遇,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提高农业利用外资水平,拓展农产品营销渠道,增强连云港市农业国际竞争力,不断适应新常态,促进绿色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扩大连云港市对外开放新形象。

连云港将力争在对外合作上实现新突破。一是加快推进澳洲肉牛进口屠宰加工项目。项目总投资3.6亿元,计划每年从澳大利亚进口肉牛10万头进行屠宰加工销售。年内将完成隔离场、屠宰场和澳洲农产品进口展销中心筹建等工作。连云港市将成为江苏省首家进境肉牛隔离屠宰加工基地、中澳自贸协定签署后全国首家新建的进境肉牛加工基地。二是加快推进中丹生猪育繁推一体化项目。该项目是丹麦在亚洲投资的第一个生猪养殖项目,也是丹麦养猪业在中国的示范场。年内完成三期工程,年出栏量将达到50万头。三是推进农业特色装备制造“走出去”。以连云港国鑫食用菌成套设备有限公司等为龙头,建立工厂化生产食用菌成套设备研发、制造、展示、出口基地。四是加强与荷兰花卉产业发展合作,引进荷兰先进种质资源和技术,逐步将连云港市打造成“一带一路”沿线花卉产业集散中心。五是积极拓展与智利、加拿大、南非等国在水果生产基地建设和仓储物流方面的合作,逐步将连云港市打造成“一带一路”水果产业集散中心。

力争在与中西部合作上实现新跨越。一是加快中哈(连云港)物流中转基地和上海合作组织出海基地建设,重点建设连云港冷链物流中心、新疆霍尔果斯物流场区和哈萨克斯坦东门物流场区,强化集疏运体系建设,为进出中亚五国冷链和粮油食品物流提供服务。二是深化拓展上合组织国家食品、肉类等货源市场,依托大陆桥过境运输,集聚发展冷链物流产业。三是鼓励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到中西部建立种植基地。重点扶持“天乐”“爱康”等罐头出口企业在新疆发展葡萄基地,扩大“汉华公司”在河南等地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味之素公司”在甘肃的洋葱生产基地。

力争在开放型农业发展上实现新提升。继续推进东海、灌云、灌南、赣榆和现代农场等五大合作示范园区做大规模、做优功能、做强产业,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打造种苗繁育、生产加工、包装仓储、休闲观光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园区。加快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启动实施中韩出口食品农产品示范区,积极创建全国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区)、示范市。

力争在合作平台建设上实现新拓展。搭建科技交流平台,重点建设灌南食用菌育种研发中心,进一步完善、提升东海花卉品种繁育、灌云丹麦生猪品种繁育、云台农场蔬菜品种技术研发、赣榆沃田蓝莓技术研发、连云区国鑫食用菌装备技术研发等5个中心。探索“政银企”合作模式,组建农业信贷担保公司,为农业龙头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建立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提升“一带一路”农产品贸易便利化水平。建设“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信息平台,提升示范区管理和服务水平。

民以食为天。连云港近几年的实践表明,“一带一路”机遇很好,开放型农业大有可为,连云港将用更大成绩造福“一带一路”沿线人民。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