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湟里镇打造镇村一体化“三资”公开平台

来源: 时间:2017-06-01 点击数:

    为进一步提升农村集体“三资”公开化水平,落实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更加规范有序,监督更加科学有效,公开更加及时透明,武进区湟里镇在村集体“三资”管理“阳光行动”试点中,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村务网络公开形式,打造镇村一体管理、22个行政村互为独立推送的村务“e阳光”微信公众平台。目前,该镇葛庄村已经率先试点成功,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1、明确工作要求,快速开展行动。在明确试点任务后,湟里镇及时成立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阳光行动”试点工作小组,并明确各自职责分工。在区委农工办组织安排下,分别赴太仓市和高邮市学习,在借鉴兄弟单位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镇实际,形成建设方案,并明确各时间节点的工作重点。同时试点村葛庄村通过召开两委会、村民代表大会,以及上门走访等多种形式宣传试点工作的意义、目的和任务,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2、抓好平台开发,提升模块功能。按照建设方案要求,以湟里镇政府为主体申请微信公众号,并聘请专业的软件公司,提供微信公众号建设上的服务。村务“e阳光”平台主要分为三个子菜单,分别为“走进湟里”、“重要信息”、“阳光村务”。其中:“走进湟里”包括“了解湟里”、“ 近期活动”、“ 便民服务”等模块,使用户充分了解湟里镇的情况;“重要信息”包括“重要公示”、“ 交易公开”、“ 惠农政策”等模块,使用户了解各类公开信息;“阳光村务”是专门针对各村村民的农村集体财务资产管理个人频道,以户为单位进行账户设置,确保公开服务对象的针对性。包括“村务公开”、“意见建议”、“e阳光”等模块。此外,“e阳光”包含了“农户信息”、“土地信息”、“参保情况”、“各项补贴”、“农户分配”五个栏目,可以让村民随时随地了解自己的各项信息。
    3、收集整理信息,实时公开推送。葛庄村在试点过程中,按照平台建设模块内容的要求,到派出所查阅汇总该村所有农户的户籍信息,以此为基础,又组织人员上门进行摸查核对农户的基本信息及家庭补贴、参保情况、农户分配等数据。最后由软件公司开发的数据平台实现数据信息对接,将数据信息通过微信公众号实时公开推送。
    湟里镇打造的镇村一体村务“e阳光”平台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一个平台、分层服务。通过用户身份信息的自动匹配,提供镇、行政村和村民三个层次的服务。在镇级层面,用户可以了解到乡镇基本情况、开展工作和活动介绍,网上便民服务中心办事指南,集体资产交易,惠农政策等各类公开信息;在村级层面,用户可以了解本村的村务财务公开,也方便与村委更直接地交流,反应情况,拓展了村委和群众沟通的渠道;在村民层面,用户可以了解到自己的补贴分配等个人信息。二是统一管理、规范服务。在微信公众号运作过程中,湟里镇采取服务外包的形式,将公众号的日常维护和运作交给专业公司,乡镇和每个行政村确定专人负责信息的采集、汇总和梳理,从而保证信息源丰富、信息真实、编制规范、流程统一。三是科学设置、功能强大。湟里镇的村务“e阳光”既是一个公开软件,使用户能了解到镇、村和村民各类信息,满足村务、财务公开的各项需求;也是一个服务软件,为用户提供各类信息咨询、意见建议等服务;更是一个工作软件,村委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平台部署工作,办理村务。
    目前,湟里镇村务“e阳光”平台试点已初见成效,试点村村民只需通过微信关注公众号,即可接收并查询相关详情。通过村级“e阳光”平台的建立,有力推进了“打通最后一公里,服务村民零距离”这一总目标的实现。一是村级事务更阳光。实现镇、村两级各项重要事项的公开,将镇务、村务、党务、财务、各项政策等及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向村民公开,使集体财务资产管理工作更加透明、阳光。二是民主监督更便捷。村民能第一时间通过平台了解到乡镇和所在村的各项事务,也能随时随地查阅自己的各项信息,村民的知情权、监督权得到有效实现。三是干群互动更密切。通过微信公众号,乡镇和村委可以将相关政策信息更快的传递给村民,大大提高村委会的办事效率。平台提供了“意见建议”功能,使村委会更直接了解村民需求,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干群之间的互动得到增强,干群关系也更为密切。
    下一步,湟里镇将在葛庄村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村务“e阳光”全镇全覆盖,并积极完善平台功能,做好各类信息的收集整理上传工作,形成信息资料标准模板,并探索建立平台更新的长效工作机制,使村务“e阳光”真正成为兼服务、管理和监督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常州市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