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实现村级资金非现金结算全覆盖
全面推行村级农村集体财务非现金结算,是省市纪委的明确要求,也是今年苏州市农村集体资产“三资”管理专项治理重点目标任务之一。近几个月,全市各地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督查考核,取得显著成效。至9月底,已实现苏州全市村级资金非现金结算全覆盖。
为提高村级资金管理使用的安全性和透明度,张家港市年初率先在金港镇长江村试点了“村务卡”资金结算方式,出台了《张家港市集体经济组织非现金结算制度》,明确规定取消现金支票,从源头上控制了现金使用。
在总结张家港试点基础上,苏州市全面推行村级资金非现金结算,明确一村一基本结算账户,除救灾、救急、救助及走访慰问4类情况建立正面清单使用备用金现金支付外,其余村务资金收支一律通过银行转账或村务卡结算,与农户发生的结算往来实行市民卡一卡通渠道,资金轨迹全程可留痕、可查询和可追溯,基本形成村级公务支出走村务卡、农民往来结算走市民卡的“双卡”支付体系。至九月底,全市1279个村(涉农社区)已全部办理村务卡,总计达3283张,实现100%全覆盖。
同时,各地积极探索“互联网+村务卡”方式,对接银行,在村级财务管理系统中增加“村级资金非现金结算模块”,创新“村银联动”模式。常熟农办与农行等合作,开发了“常熟市农村集体资金管理系统”,将开支审批制度嵌入系统,实现审核审批实时在线、支付影像随时可查,形成村级资金支付与银行联动监管,达到所有支付审核审批全程留痕可追溯。吴江区开发的“江村通”财务系统,将村级集体资金收支全部纳入系统内运行,强化镇(区)对村级资金的审核和监管,现已全部上线运行。
目前,苏州市集体经济组织基本实现了租金收缴、股红分配、项目建设、工资发放、办公经费报销等资金往来结算全部通过银行转账、村务卡结算,全部实现全程留痕。
村级资金非现金结算,让每一笔支出有“证”有“据”,“一网一卡”管住村级资金支出,实现村务卡卡住微权力、互联网资金不漏网,有效防范村级财务管理中的违法违纪违规行为,进一步推进农村集体资金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信息化和效益化。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