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金坛黄金村的共同富裕办法
刚刚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认定的黄金村,位于常州市金坛区朱林镇西部,地处茅山革命老区,面积5.74平方公里,辖16个自然村,人口2546人,耕地4460亩,精养鱼池860亩,林地300亩,畜禽养殖基地80亩,私营企业9家,家庭农场3家。村集体投资1600万元领办了农地、农机、有机稻米合作社和食品公司。2016年全村三产总值2.5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38万元,村集体收入470万元,固定资产2280万元。获得了全国文明村、国家级生态村、全国农民示范社,省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常州市小康家园示范村等130多项荣誉称号。
一、以有机、绿色软米为创建品牌,推动生产、生活、生态“三赢”。村两委成员带领合作社社员流转农户家庭承包土地2000多亩,建成有机稻米烘干、仓储、精米加工、品牌包装基地2600平米,工厂化育秧车间、稻米精加工厂,拥有大中小各类配套农机具168台套。聘请各类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5名,与本地土专家及种田能手,组建成村级科研团队,几年来带动本村农民开设网络店铺24家,招聘微商80余家,从业人员480余人,实现年销售农产品5000余件,产值400余万元。从传统农业生产中滋生美好生活;创新土地经营方式滋生美丽生态;通过“三生”农业实现集体富裕、农民致富。
二、以合作社为扭带,带领农民共享土地改革红利。创新发展的全国示范合作社——2007年村集体领办了有机稻米合作社,主要以生产、加工
“黄金村”牌有机、绿色软米、即食型方便米粉、发芽糙米等产品,连续10年获国家有机、绿色论证,被评为“全国畅销品牌”、“江苏省名牌”、“江苏省名优”和“消费者放心产品”;2008年创办了农地股份合作社,流转农户家庭承包土地3400亩,建立了有机、绿色稻米栽培基地和节水育秧套种蔬菜基地;2009年成立农机合作社,现有农机168台套,“三库一间”2800㎡,实现机耕、育秧、机插、植保、收割、粮食烘干、加工等全程农业机械化服务,有中高级技术人员15人,持证职业农民36人,使用无人机植保,提升了统防统治的效率和质量。2013年成立江苏黄金村食品有限公司,建有年产1000吨即食型方便米粉生产流水线,“黄金村”牌有机软米系列产品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村一品”。2016年度科技立项数5项,新品鉴定数3个,科技成果数6项,注册“黄金村”牌地名商标,并签订了知识产权保护协议。
三、以“互联网十”为抓手,带领农民共闯大市场。蓬勃发展的互联网十农产品,产品线上销售从无到有,队伍从骨干到团队,几年来带动本村农民开设网络店铺24家,招聘微商80余家,从业人员480余人,实现年销售农产品5000余件,产值400余万元。其做法:一是建好组织构架,成立以村书记为队长的电子商务团队,采用“走出去培训、请进来指导”的人才战略,完善电子商务激励机制,鼓励村民从事线上线下销售产品。二是加大硬件投入。为营造良好的电子商务发展氛围,新建网络销售中心,安装100M光纤网络,开通400客服电话,并与物流合作开通产品配送服务。三是奋力拓展销售渠道,坚持线上销售辐射全国,线下销售紧盯长三角,采用自建平台与借力网络相结合的方式,既有自己的电展潮流和风格,又有外网的智力和渠道。做到了稳扎稳打扩大地盘,裂变式占领市场,实现了品牌与效益的双赢。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常州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