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城南街道新华社区多举措促秸秆巧利用
来源:
时间:2017-12-05
点击数:
一年一度的秋收又到了,同时村干部们也“忙”起起来了。忙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村干部不光自己家里忙,同时还要看住群众,不让群众焚烧秸秆的忙。
近年来,随着如皋新华社区多举措综合利用秸秆,群众朋友们不但不烧秸秆了,还能将秸秆多多少少的变点钱用了。新华社区秸秆综合利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直接切碎还田,这是最直接的一种利用方式,每年可以为下一熟节省肥料费20元每亩,并能拿到国家补贴的20元每亩秸秆还田费。
2、打草绳,新华社区有草绳机不下于50台,秋熟稻草秸秆是打草绳的好材料,打草绳每年能为中老年人及部分残疾人增加相当可观的收入。
3、种植食用菌,社区于三年前引进了如胜食用菌有限公司,该公司每年消耗秸秆2000吨以上。目前,该项目在新华社区已经生根发芽,周边形成了上规模的食用菌种植户达8户以上。
4、社区还有秸秆压缩场一家,收集周边秸秆进行打包压缩,再送至加工厂进行加工。
5、社区还准备引进一家秸秆综合利用加工厂,该厂能将秸秆做成颗粒碳、密度板等新型材料,届时周边几个村的秸秆都不够消化。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