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农村产权交易制度成为农村干部的“保护伞”

来源: 时间:2018-04-25 点击数:

近日,新安镇大庙村村部建设项目招标会议在灌南县农村产权交易所召开,新安镇纪委、财政、农经及村务监督委员会人员参加招标会议,对整个投标过程进行全程监督。项目最高限价为917676元,中标方为连云港市正恒建设有限公司,成交价839674.84元,节约资金近8万元。目前,灌南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共完成交易181宗,交易金额2.4亿元。招标会结束后,记者问大庙村支部书记于洪旺:于书记,你对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流转处置要求进入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交易这种方式怎么看?于洪旺书记介绍说:有了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和交易制度,在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处    置上,不仅会节约或增加村集体收入,而且也有效制止了个别村干部插手村集体工程的贪腐行为发生。同时,他还介绍:以前没有这个制度和平台,无论村集体资产资源流转处置如何规范,群众都不信任、不认可,认为村干部肯定从中得好处、拿回扣等。现在好了,终于可以还我们村干部的清白身了。
    据了解,近年来灌南县为推动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健康发展,保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和规范全县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严格执行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流转全部进场交易》、《灌南县农村产权交易工作细则》等若干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对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规范管理,要求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流转处置全部进入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确保“应进必进”,杜绝场外交易和暗箱操作。通过这些制度的出台,一是对农村干部权力监督体制进一步完善,从源头上遏制农村腐败行为的发生,铲除农村滋生贪腐的土壤,对个别有贪腐行为和贪腐观念的农村干部起到纠正和约束的作用。二是在这些制度出台之前,部分农村干部对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处置不够规范,只是通过简单的会议或在村部张贴几份公告,把数万元的农村集体资产资源随便处置,虽然农村干部对集体资产资源处置工作中没有得好处、拿回扣,但部分群众不相信,心理始终认为个别农村干部得好处、拿回扣了,让部分农村干部受尽委屈而难以说清。通过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制度的执行,既保证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流转处置全部进入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按照公开、公平、透明的原则规范交易,又还了部分农村干部的清白之身。让农村产权交易制度成为农村干部的“保护伞”。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