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湖山垃圾处理出新招,蚯蚓堆肥箱让厨余垃圾变废为宝

来源: 时间:2018-04-26 点击数:

    汤山街道湖山社区有个能“吃”垃圾的垃圾箱,烂菜叶、剩饭菜等厨余垃圾倒入这个垃圾箱后,不仅可以被“吃”净,还可以变身有机肥料,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湖山社区广场上,社区工作人员指着一个毫不起眼的木箱告诉笔者,这就是那个“能吃垃圾”的垃圾箱。笔者看到,这个箱子和洗衣机差不多大,箱子表面清楚地标识着可放入处理的厨余垃圾种类。打开箱子,拨开一层黑土,有轻微食物发酵的味道,同时可以看到橘子皮、腐烂的菜叶……再往下翻,“吃垃圾”的主角终于登场——密密麻麻的红黑色蚯蚓。“这个垃圾箱又叫蚯蚓厨余堆肥箱,将厨余垃圾、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放置其中发酵,投入蚯蚓对垃圾进行生态分解,能够使厨余垃圾变废为宝,变成有机肥料。”社区工作人员说。
    小小蚯蚓究竟能“吃”掉多少垃圾?汤山街道农技站专家告诉笔者,厨余堆肥箱中的蚯蚓是特别挑选的品种,消化能力强,对厨余垃圾的转化率高。据介绍,这种蚯蚓可以在24小时内吃光和自己体重相同的垃圾,2000条蚯蚓重一公斤,一天就能分解一个三口之家当天产生的厨余垃圾。目前,湖山社区共投放了5个这样的垃圾箱,经过初步的估算,运用蚯蚓生态堆肥技术,社区的厨余垃圾处理费用从平均每吨300多元降至100元左右。
    “蚯蚓‘吃’进厨余垃圾后,经过消化,将垃圾转化成有机肥。”湖山社区工作人员告诉笔者,一个蚯蚓堆肥箱平均一个月能产生约150公斤的有机肥,大大节约了当地瓜果、蔬菜种植农户肥料使用成本。对于蚯蚓堆肥箱不能处理的其他可腐烂垃圾,社区还引进了分解能力更强的EM菌堆肥法,利用微生物作为补充,增强蚯蚓堆肥箱的垃圾处理能力。
    “要想做到生活垃圾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我们在着眼于末端处理的同时,更注重对群众垃圾分类意识的培养。”湖山社区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创新生活垃圾的处理末端,不仅减少了垃圾在处理过程中的污染,更激发了广大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浓厚兴趣,让节能环保、绿色循环发展的理念走进千家万户。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发改局)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