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绕道走 现在抢着干——曹村依靠项目“造血强身”脱贫达新标
眼下正值三伏时节,在茅山西麓一处田野里,一处施工的场面与盛夏的天气一样火热。近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在一片约有六、七十亩土地上,数台挖掘机和数十名工人顶着烈日平整土地修建渠道。据了解,这是后白镇曹村新发展的沙土草坪基地,也是近年来村里发展的第三个经济重点项目。
曹村地处后白镇的东南端,资源匮乏、经济薄弱,是个贫困村。过去,村集体经济总是到处求援“化缘”,靠上级部门“输血”过日子,发展更是举步维艰。
穷则思变。在近年来的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浪潮中,曹村“两委”班子大胆闯大胆干。去年春天,村集体利用拆迁零散棚子户流转出的土地,种植了300亩有土草坪,发展集体经济。草坪当年播种当年受益,其中150多亩先期种植的草坪销售后,纯收入近30万元,村集体开天辟地有了第一笔经营性收入。
在自己想办法发展项目的同时,曹村加强与结对帮扶单位的联系,在镇江市商务局的大力支持下,2017年底,利用帮扶资金投入72万元,于今年春天发展了40亩地道中药材茅苍术。在技术和销售上,村里与丹阳德尔生物医药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实行保护价收购,规避市场风险。据项目负责人介绍,三年后到了中药材收获期,每亩产量达1200多公斤,按每公斤24元收购价计算,每亩毛收入能达30000元。
“由于找不到切入点,以前提到发展经济问题,我们都是绕道走。现在思想解放大胆闯,到处寻找项目,我们是抢着干。”曹村党总支书记詹道林向记者介绍说,发展了草坪和中药材两个项目,尝到了效益的甜头,村里干部群众争着抢着找项目找发展的新途径。今年5月份,村集体又发展了65亩效益较高的沙土草坪,目前正在镇产权交易中心挂牌招投标。“草坪加中药材共有400余亩,这就是村里经济的‘造血’基地。”
据了解,在经营机制上,曹村采取多条腿走路的办法,适合哪种机制就推行哪种机制,不搞一刀切。有土草坪面积较大,村里采取了对外承包制,全部承包给个人经营管理,村集体每年收取18万元土地租金,同时从售销收入中分利20万元,两项共计38万元。而中药材和沙土草坪,不对外承包租赁,由集体经营管理。“由村集体来管理,我们村干部动手干,目的是让大家切身体会到只有发展项目才有出路才有前途。”据詹道林介绍,目前,曹村集体和农户发展草坪达到了2000多亩的规模,草坪是全村经济发展的主业,为此服务要跟上去。下一步,村集体将组建草坪专业管理服务队,购置现代化的联合割草机等先进机械设备,一方面向草坪种植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一方面村集体可增加较为可观的经营性收入,另外还可安排20多名贫困人群在家门口打工就业。
依靠发展项目,曹村去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了近81万元。詹道林说,今年通过新增沙土草坪和组建草坪专业服务队,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有把握达到85万元。到年底,全村有望实现“百村万户”达新标——全面脱贫的目标。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发改经信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