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网红”做“标准” 白兔镇打好草莓品质提升组合拳

来源: 时间:2018-09-12 点击数:

    暑热还未褪去,全国劳模纪荣喜已经在全国劳模基地的智能高架大棚内忙活了起来。刚经过一个夏季的高温焖棚杀菌,棚内如同巨型蒸笼,他带着莓农小心翼翼地挑选根部壮硕的草莓苗移栽到高架上,汗水流淌来不及擦,他们只能用块毛巾搭在脖子上。“这些是今年的新品,我们用它来做提前移栽试验,研究这个品种的最佳培育时间和生长周期”纪荣喜告诉笔者。近年来,通过四届草莓文化节的“催化”和几套“组合拳”让草莓品质不断升级,草莓“网红”新品层出不穷、草莓标准化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草莓种植全程绿色防控成为行标……中国草莓之乡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莓农也逐渐成为了该镇最值得“骄傲”的职业。
    品种上求突破,“网红明星”层出不穷。2016年,该镇成功试种出了白色草莓“白雪公主”,2017年成功试种出开红色花朵的草莓“红花”、香气浓郁的“妙香七号”,2018年又成功试种出粉色草莓“桃熏”。这些草莓新品不仅具有亮眼的“颜值”,同时在亩均效益和抗病方面也各有所长。每年草莓文化节上,这些草莓新品都成为了“网红明星”,吸引着大批“猎奇”的消费者前来一睹风采。目前,在全国劳模示范基地,试种成功的草莓新品多达13种,宛如一个草莓“大观园”。
    而这些“网红明星们”的背后,可不是短线炒作的营销高手,而是莓农大胆探索的结果。自1984年以来,该镇从草莓田里先后走出全国劳模赵亚夫、纪荣喜,江苏省劳模王柏生等,在镇政府的支持、引导下,他们带领着莓农不断为草莓品种的优化升级而努力。通过省、市草莓协会,定期组织莓农到日本、浙江、安徽、山东、辽宁等地考察新品种、学习新技术,打开莓农的视野,激发他们试种新品的兴趣。定期邀请省内外科研院所、草莓行业的专家教授来白兔调研交流,提升莓农试种新品的信心和积极性。这些“网红明星”背后凝聚着莓农智慧和汗水,凝聚着专家学者的智慧,也象征着中国草莓之乡的实力。“网红们”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草莓种植户前来参观、学习。
    技术上求极致,用匠心引领行业标准。白兔莓农一直用匠心种植草莓,尤其在防治病虫害方面有“妙招”。肩高3米,顶高6米,宽度8米的钢架联动大棚透气控温性更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率。在草莓移栽前,利用夏季高温焖棚杀菌,栽培基质中将微生物菌、有机肥按比例配置,确保草莓优质生长,减少病害发生。同时“以虫治虫”,利用大自然的生物链,引进瓢虫和捕萨螨,消灭草莓的天敌蚜虫和红蜘蛛。再利用黄、篮板对其它飞虫进行诱捕,让草莓健康生长。这些技术的运用和推广,都离不开市农委、镇农服中心技术人员的指导,由他们牵头,不断加强与镇江市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并聘请了赵密珍、乔玉山、吴伟明、陆爱华等多位行业知名专家作为白兔草莓协会的技术顾问,定期为莓农授课会诊,升级栽培技术,促使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应用。
    莓农在草莓技术上精益求精,白兔草莓品质也不断升级。在今年第三届“紫金杯”优质草莓评比中,该镇共收获了18枚金奖,占据了金奖名单的三分之一;在第16届山东临沂全国草莓大会上,该镇又获得2金2银3铜的好成绩。今年,该镇进入了国家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公布的2018年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名单,该镇白兔村还成功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省劳模王柏生的柏生草莓专业合作社联合镇江市草莓协会编制了“柏生高架草莓全程绿色防控生产技术规范”,将白兔的绿色防控生产技术通过协会推广到全国。
    品牌上求影响,让节庆活动成为“催化剂”。育品牌如种树,根固才能枝繁叶茂,这也是品牌能够实现溢价的根本原因。该镇作为国家级农业园区的核心区,坚持培育农产品品牌,稳步向“品牌农业”转型升级。该镇成立了白兔草莓协会,将莓农从单打独斗的局面中拉出来,形成合力,共建品牌。注册了集体商标“莓好白兔”,通过组织策划新华社直播车开进村、江苏广电主持人带你玩转白兔、开通公众号“莓好白兔”“果香白兔”等方式,不断扩大白兔草莓品牌和文化节的知名度、影响力。通过四届草莓文化节的举办,该镇草莓亩收入由2015年的3万元提高至2018年的3.8万元。节庆活动不仅带火了草莓销售,带热了乡村旅游,中国草莓之乡的名气也越来越响。句容白兔已成为江浙沪自驾游的乡游新地标,草莓文化节也成为了白兔草莓产业发展的“催化剂”。
    消费者最关心的就是草莓的安全问题,该镇农服中心副主任唐山远告诉笔者:“白兔草莓不光从育苗到种植生长全程采用绿色防控技术,授粉也是将蜂箱放进草莓棚利用蜜蜂自然授粉,既能让草莓拥有自身独特的香味,同时由于蜜蜂只能生存在无污染的环境里,它们也成了我们绿色种植的最佳证明人!”只有多年如一日的严把质量标准,品牌形象才会在消费者心中慢慢积淀。
    人才上求延续,用政策吸引住“田秀才”“土专家”。产业兴旺,人才是核心竞争力。该镇通过草莓协会聚合人才,通过政策吸引人才,培育大批“田秀才”“土专家”,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返乡创业、成为草莓产业“最强大脑”。今年,通过省、市草莓协会,不断加强与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交流,接待了黑田和田中一久等多位日本草莓专家来镇交流访问,同时组织了协会成员赴日与当地的草莓专家进行技术交流。全国劳模基地更是吸引了大批盐城、溧水、上海、东海、铜仁、海安、高淳、国家外交部等多批次高层次人才来基地交流学习。
    今年2月份在首届白兔草莓论坛上,该镇为获得全国金奖的单位和个人颁发了奖章,表彰先进。接下来,该镇将通过升级全国劳模示范基地、打造草莓公园、鲜果电商集聚区等渠道,打造广阔的草莓产业交流平台,出台更多有针对性的政策,吸引更多的高学历青年人才返乡,成为草莓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发改经信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