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百万亩水稻丰产丰收 预计实现总产近60万吨

来源: 时间:2018-11-20 点击数:

    近日从县农业部门获悉,今年东海县水稻实现丰产丰收,总产接近60万吨。 
    在平明镇平明村采访时,笔者正赶上农户刘守军使用自己的联合收割机在收割水稻。眼前,沉甸甸的稻穗已挂满枝头,秋风吹过,稻浪滚滚,传递着丰收的喜悦。伴随着轰鸣声,饱满的稻穗被不停地卷入机器,水稻粒杆分离,稻杆被直接粉碎还田,一粒粒饱满的稻谷则被装车运送到烘干厂。“现在都是大型机器边收边种,真的是种地受的苦少了,收益却没打折扣!”刘守军说。
    得益于优质的水稻品种、土壤、水质等先天资源条件,今年,平明镇15.5万亩水稻迎来了大丰收。据测算,今年该镇的水稻平均亩产量突破1350斤,而往年这个数据只有1200斤左右。刘守军算了一笔账:“今年自己种了75亩水稻,全部丰产丰收。前面收割完的70多亩水稻,每亩1400多斤,按照每斤1.4元的价格卖出去,亩均效益较去年提升近400元。”刘守军说,对于平明镇农民来说,今年是个实实在在的丰收年。
    今年,东海县继续实施稻米产业提升工程。年初制定了《东海县优质稻米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0)》,提出了我县稻米产业三年行动计划,规划提出,至2020年,全县水稻面积稳定在98万亩,单产达到620公斤/亩,总产60万吨以上,稻米优质化率达80%以上,优质中高档稻米种植面积达到51万亩,占全县水稻面积的52%。全县形成“一个中心、五大版块”的优质稻米种植格局。争创江苏好大米十大品牌2个、金奖大米品牌2个、江苏“味稻小镇”1个。
    以新型经营主体为引领,东海县还结合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不断开展优质品种选育、引进、推广攻关,培育适合规模化、机械化、轻简化栽培优良新品种,集成绿色高效模式。今年,示范推广水稻新品种26个、新技术6项、新模式2个,建立宁粳6号、南粳2728等水稻新品种高产栽培示范方,青湖镇、黄川镇、驼峰乡三个乡镇7户种植100亩以上的新型主体示范推广水稻优质绿色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示范核心方规模2000亩,优质品种覆盖率100%,机插率100%,精确定量技术应用率100%。目前集粮食烘干、仓储、销售的粮食生产公共服务平台已投入试运营,本季收购烘干销售小麦2000吨,实现利润20余万元。
    据悉,2018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96.2万亩,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土壤肥沃排灌较好的平明、张湾、房山、黄川等10个乡镇,占全县总面积的85%,种植主要品种有华粳5号、南粳9108、2728、徐稻9号、连粳11号等品种。由于各地土壤水质的不同,水稻产量有一定区别,但在去年的基础上,收成都有所增加,农民们笑逐颜开。
    农业专家分析认为,今年水稻种植腾茬早,苗情总体较好,生长期间天气较好,播后各项关键管理措施及时到位,病虫害发生前防治有力,加之调优秋粮品种结构,水稻单产高于去年。目前预测,今年水稻产量构成因素表现为穗数增、粒数略增、结实率降。初步测定产量为:每亩穗数24.01万穗,每穗粒数116.9粒,预计千粒重27.91克,增0.34克,预计理论产量亩产708.95公斤,比去年增产2.92公斤。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