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秸秆综合利用富民增收显成效

来源: 时间:2018-11-20 点击数:

    灌南县今年种植小麦面积68万亩、水稻52万亩,小麦、水稻秸秆量预计达50万吨,该县创新秸秆利用方式带动就业促增收成效明显。
    一是制作食用菌基料。以稻麦秸秆为主要原料,将粉碎发酵后的秸秆作为菌种制作基料之一。以江苏裕灌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例,年还消化秸秆达8万吨以上,为返乡农民工和农村留守妇女创造就业岗位1000个,从业人员年均工资收入超3.5万元。全县50多家食用菌企业带动就业1.6万人。
    二是制造板材。经秸秆粉碎、计量搅拌、预压、冷压锁模、板材养生多道工序后生产出秸秆板,产品具有防火、抑烟、防虫、无人工甲醛释放及高强度等优点。以连云港保丽森实业有限公司为例,年消耗稻麦秸秆6万余吨,带动全县木材企业转型升级。
    三是制作草帘草绳。目前该县有草帘机100台,草绳机3600台。草帘每吨销售价格达1000元,利润约200元,直径1公分的草绳每吨销售价格达到1400元,利润约600元。每年可为全县农民增收约5000万元。
    四是制作鸟窝。该县创新利用形式,构建合作社牵头、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电商平台销售的秸秆鸟窝制销模式。亩均水稻秸秆编织鸟窝可获益3000元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日收入达40—60元。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