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路线图
来源:
时间:2019-06-17
点击数:
近日,江宁区印发《江宁区2019年~2020年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深化全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四变兴农、五新强村”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推动全区农村高质量发展。
一、按照“1581”新格局,建设“两山”理论示范区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仗,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任务。该区对具备建设发展条件的1500个自然村进行系统分析,明确村庄定位,确定了“1581”新格局,即100个特色保护村、500个集聚提升村、800个其他一般村、100个城郊融合村。
《方案》中明确,选择100个在产业、文化、建筑、山水资源具有明显特色的自然村确定为特色保护村;选择500个规模较大、基础设施完善、人口集聚度高和未来长期存续的自然村确定为集聚提升村;将特色保护村、集聚提升村、城郊融合村以外的800个自然村确定为其他一般村;将城镇边界内或靠近城镇边界、短期不征迁、具备向城镇转型的100个自然村确定为城郊融合村。全区将按照“1581”新格局,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创新构建政府主导、街企结对、市场运作、全域覆盖、群众参与的实施路径和运行机制,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到2020年完成全区整治任务,打造环境优美的新空间、绿色发展的新典范、万众创业的新热土、百姓富裕的新乐园、善治文明的新乡村,努力把江宁建设成实践“两山”理论的示范区。
二、念好“20字经”,打好整治“特色战”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总要求,综合考量全区各类型村庄发展现状、资源禀赋、山水肌理等因素,江宁分别明确全区四种类型村庄建设发展的不同标准,走特色发展之路。
根据《方案》,100个特色保护村要参照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标准进行建设;500个集聚提升村要建设达到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标准,在全省全市形成品牌知名度,构建支撑全域农村骨架的核心节点;800个其他一般村要建设达到美丽宜居村庄标准,实现全域农村整体均衡高质;100个城郊融合村要建设达到满足农民群众日常环境、生活等基本刚性需求的环境整洁村庄标准,真正做到人居环境整治全域覆盖,成果惠及全体农民。
三、开展“三大革命”,有机融入内涵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关键在落实。按照《方案》,全区要实施农村厕所革命,2020年将全面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推进农村污水革命,根据村庄不同区位条件、人口聚集程度、污水产生规模,因地制宜建设不同处理方式和不同处理技术的污水处理设施;深化农村垃圾革命,2019年,垃圾分类自然村达到100%,2020年,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全覆盖。
《方案》要求,特色保护村要在“特”字上下足功夫,突显产业特色、文化特色、生态特色、建筑特色、景观特色,今年选取10个左右的特色保护村进一步提档升级,打造一批乡村振兴标杆;集聚提升村和其他一般村要在“美”字上下足功夫,突显形态之美、产业之美、生态之美、乡风之美和生活之美;城郊融合村要在“宜”字上下足功夫,突显生态宜居,切实满足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刚性环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