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李集镇新民村:以水为媒积蓄富民“新力量”

来源: 时间:2020-05-22 点击数:

李集镇新民村村内河流众多、水系发达。近年来,新民村以建设省级首批田园乡村为契机,以水为媒,建起7300多亩的“稻、渔、果”复合种养基地,发展乡村采摘游、观光游,让新民村在短短几年时间从省定经济薄弱村华丽转身,先后入选江苏省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连云港市“基层党建示范点”等。

新民村是“十三五”期间省定经济薄弱村,全村有750户人家,其中144户是建档立卡户。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前,除了生态好、水系发达外,新民村集体没有一分钱的收入,村民增收渠道少。“脱贫致富的路有千万条,我们新民村的致富路,怎么都绕不开水这一资源。”李集镇党委书记陈跃军说。

李集镇综合考虑新民状况,确定了“萦水绕田、稻渔人家”的建设主题和“产业富民、文化聚民、生态惠民、设施便民”的工作方向,该镇将省财政对特色田园乡村专项奖补的1228万元和省财政对“5+2”产业扶贫项目补助的18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规划建设了7300多亩的“稻、渔、果”复合种养基地,种植12个品种共1.35万株果树,发展有机稻米、虾蟹等特色农业。“一水两用、一田三收、生态可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激起了生态富民的浪花,新民村2017年村集体收入从以前的几乎为零变为有了32万元的收入,村民年平均收入也接近万元。

尝到甜头的新民村进一步扩大“稻、渔、果”种养规模,成功招引6个经营主体返乡创业,引导家庭农场和农户参与入股和管理,发展壮大生产经营规模,用工上优先使用本地低收入农户,以拉动贫困户的收入,每年带动30多户贫困户就业,年收入突破1万元以上,村集体每年持续有近30万元的集体收入。

村集体的腰包鼓了,村里的多项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更好地完善,各类阵地建设和文化建设也得到了持续加强。村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建成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残疾人之家、妇女儿童之家;六曲桥、御水廊亭、渔趣平台等水文化景观,乡村记忆广场、新民记忆景墙等人文景观则为新民增添了文化魅力。与此同时,新民村还利用7300多亩“稻、渔、果”良好的生态资源,开发果品采摘、民俗体验等项目,建成了观鹭台、稻田垂钓等文旅设施,每年有近3万的游客到村里观光旅游。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最终目标。新民村以“水”为笔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生态画卷,让百姓尽享生态“红利”。一幅“百家经营、千户居住、万亩良田、共享养老”的农村现代化蓝图已在眼前。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