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享田园徐老庄 智慧乡村新样板
绿树成荫,宽敞整洁的水泥路连接家家户户,一座座房屋错落有致。走进新集镇徐老庄村,一幅“天蓝、树绿、水清、地净”的美丽新村画卷呈现在眼前。可有谁知道,昔日的徐老庄是个远近闻名的穷村,2016年被列为“省定经济薄弱村”。短短几年时间,徐老庄如何发生这么大变化?徐老庄村党支部书记赵立田告诉记者,这都是因为有了省市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好政策,紧扣“村集体有收入,老百姓得实惠”的目标,徐老庄村积极利用省级贫困村扶贫资金和项目,立足村情大胆探索、汇聚产业活力,走出了一条“支部引领、资源盘活、产业推动、共同富裕”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之路。如今,对全村所有土地进行集中流转,建成1300余亩良种培育基地、385亩优质苗圃基地、200余亩葡萄采摘园,村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兼并了2个家庭农场,种植面积扩大到1350余亩,建成绿化及休闲广场27000平方米,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随着村级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美丽富饶的农村新图景正在徐老庄村徐徐展开。
“拆旧换新,终于要搬进新房子啦!我们满心期待!”徐老庄农民集中居住得到所有村民的大力支持,今年65岁的村民卓洪俊抑制不住心里的喜悦,他们全家十一口人原来住着130多平方米的砖混土坯房,现在打造新型社区集中居住点,一家人都特别开心。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徐老庄集中居住新模式引领融合之美,结合增减挂钩土地复垦项目规划整村推进新型农村社区,社区打破行政村的界限,把徐老庄全村、邻近的大元村、唐庄村、菊花村局部农民居住点拆除搬迁,计划拆迁自然村组9个,涉及681户2997口人,土地整治规模6206亩。社区总投资约2.2亿元,占地257亩,可建设房屋518套,总建筑面积8.9万平方米。村史馆、商业便民网点、污水处理、垃圾收集等一应俱全。截至目前,项目区已完成467户旧房拆除搬迁,一期224套排房完成,6月中旬将准备交付安置。二期建设已经启动,主体完成80%。
智慧农业科技馆引领科技之美。立足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水平设计原则,依托十里长圩北侧现有村部、农机展馆的现有优势,邀请专家进行深度规划,更加注重展馆体验互动和数字科技设计,融科普、展示、体验、管理、服务于一体,让整个科技馆更好看、更具体验性,让不同群体在不同展陈主题中体验不同乐趣。同时,江苏海洋大学在徐老庄开辟科研基地,通过科研加持,让科技与农业的融合更加充分,让智慧乡村更加具象,合力打造新集智慧农业大观园、灌南农旅研发营地,让新集成为智慧农业发展的新高地、农业机械化展示的首席窗口、智慧农业的首选科普研学基地。
智慧乡村示范区引领生态之美。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以“一园两心三区”的布局智慧乡村示范区。技术展示核心。以展示中心、科研中心、分拣、配送中心以及玻璃温室为载体,形成集农业生产中心控制、生产过程展示、科研试验、物流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平台;智慧农业生产区。将现有600余亩土地精准分割,合理安排,发展稻渔混合种养、苗圃种植、葡萄采摘、垂钓中心、智慧菜园,打造高端精致的智慧农场系统,同时在示范区内设置观景台、开心农场、认养菜园等特色化功能分区,满足游客、社区居民等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
“目前我们在做配套设施,道路都是依托老村道改造,蜿蜒曲折的柏油路通到每户人家门口,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有的村落形态,让人留得住乡愁,看得见乡村田园风光。”相关负责人介绍,徐老庄新型农村社区整体设计现代中式,白墙灰瓦给人以宁静祥和之感。社区内绿化、水系、广场等优美景致串联起市民活动广场、村史馆、便民服务中心等功能配套,让居民享受优质条件,感受农村发展内涵。乡村会客厅中谋划发展、碰撞智慧,创客中心里体验生活、激发灵感,豆制品文化展馆、村史馆中见证记忆、沉淀历史,互助养老中心共同扶持、安享晚年,彰显多元融合新愿景、树立人文发展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