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发展的苏嘉经验
城乡融合发展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路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重要支撑。省委要求常州在城乡融合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市委市政府成立专班力促城乡要素流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市发改委自加压力,开展城乡融合发展研究,并将其作为常州市“十四五”规划的组成部分。5月下旬,市发改委在严永志副主任带队下,和市规划设计院赴苏州、嘉兴进行调研,学习两地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先进经验。
苏州市在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上一直是全国示范典型,目前他们正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迈向城乡融合发展,有五方面做法。
一、注重产业兴旺,健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一是合理调整城乡产业布局,推动城乡互动、产业融合;二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三是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与加工流通、文旅产业融合。
二、加强自由流动,健全城乡要素合理配置体制机制
一是保障产权要素,促进农村各类资产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二是激活资本要素,开拓金融支持与投融资渠道;三是汇聚人才要素,鼓励高素质人才“上山下乡”。
三、注重治理有效,健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体制机制
一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二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三是推动农村社会治理创新;四是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四、注重生活富裕,健全城乡居民收入均衡体制机制
一是增加工资性收入;二是挖掘经营性收入增长潜力,鼓励农民创业创新;三是释放财产性收入增长红利,做大做强富民载体;四是拓展转移性收入增长空间,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托底网络
五、注重生态宜居,健全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
一是优化空间布局,形成布局合理、层级分明、职能明确、特色鲜明的镇村体系和城乡空间格局;二是加强环境治理,深入实施村庄环境改善提升行动;三是推进生态建设,确保农业各类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高效利用;四是美化人居环境,推进小城镇环境改善,培育一批有特色的美丽乡村。
嘉兴市的经验是以城乡均值和服务均等化来助推城乡融合。
一、以全域土地整治为抓手促进城乡空间优化调整
通过开展土地综合整治,重点解决了全市农村用地长期以来碎片化、无序化、低效化的问题,促进农业高效规模化经营,还极大地促进了产业融合兴旺,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二、以平台整合为载体促进城乡产业协同发展
坚持有为有不为的工作导向,推进平台整合,瞄准“万亩千亿”目标,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全市聚力打造21个重大产业平台。同时,嘉兴还首创农业经济开发区发展模式,加快农民增收。
三、以普惠共享为目标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以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初步构建起了配置合理、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