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里说庆丰(三)

来源: 时间:2020-07-03 点击数:

庆丰的经验启示

没有一种成功是偶然的。庆丰的爆红,从表面上看似偶然,但却是常州市大力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与庆丰干部群众的创新实干碰撞出的必然。剖析庆丰成功“C位”出道的经验做法,我们可以找到美丽乡村建设正确的打开方式。

只有坚持党建引领,才能走出一条振兴之路。党的领导是我们最大的政治优势。近年来,我们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践中发现,凡是搞得好的乡村,都有一个战斗力、组织力、号召力强大的基层党组织,特别是有一个有威信、有思路、有办法的党组织书记,没有这些优秀基层书记、基层组织的努力,就没有这些美丽乡村示范项目的成功推出。庆丰能在短时间内奋起直追、后来居上,就是最好的例子。建好美丽乡村,必须建强基层党组织,特别是要选优配强村支部书记,村支书既要熟悉村情民情,又要有家乡情怀,既要踏实肯干又敢于开拓创新,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

只有坚持改革创新,才能走出一条活力之路。只有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庆丰能实现从经济薄弱村到美丽乡村的弯道超车,离不开大胆探索、创新实干。建设美丽乡村,要有敢闯敢试的胆气,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推动各项涉农改革在农村落地见效,用改革激发农村活力;要有敢于冒尖的闯劲,不因循等待、观望犹豫,看准就上、一马当先,善于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整合自身优势、打造特色亮点,脱颖而出、引领潮流;要有开拓进取的锐气,不小成即满,始终保持创业的激情、创造的追求,不断推陈出新,提高经营内容的丰富性和项目的多样性,保持美丽乡村的吸引力。

只有坚持因地制宜,才能走出一条特色之路。美丽乡村不是也不可能千村一面。每个村庄的资源禀赋不同,面临的发展问题也各有差异。建设美丽乡村,关键是坚持因地制宜、突出本地特色庆丰能成为网红,也正是突出了“特色”二字,他们抓住了“万亩丰产方”这一独特资源,在做足谷物丰收文化的同时,引进各大艺术院校,让稻田与艺术相映成趣,让农村也可以很文艺。因此,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要立足当地资源禀赋、传统习俗、文化特色,强化规划引领,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展示不同村庄的个性、风格和内涵,一村一韵、错位发展,让美丽乡村真正“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只有坚持多元合作,才能走出一条共赢之路。美丽乡村建设前期开发投入大,后期运营成本高,仅靠政府投入是不现实的,还需要社会和村民的共同参与,通过多元合作推动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当前,常州市部分美丽乡村建设示范项目,陷入建设容易、运营难,建成容易、保持难的怪圈,这主要是由于项目推进过程中,重建设轻维护,配套不完善,经营管理不到位所导致。庆丰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建立了配套开发机制,引进有实力、有情怀的企业团队进行市场化运作,既保障了乡村自身的良性运转、增加了村集体和农民的收入,又很好覆盖了前期投入,实现投入产出的平衡。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强化多元合作、坚持建管并重引进社会资本和专业团队参与建设、经营、管理,加快发展“美丽经济”,进一步增强美丽乡村的吸引力、发展活力和整体竞争力。

只有坚持村强民富,才能走出一条富裕之路。美丽乡村建设的目的,在于实现“村强民富、景美人和”,而这其中的核心,又在于“村强民富”。没有村强民富,美丽乡村建设就不具备必要的基础条件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得不到村集体和村民的拥护与支持。必须充分考虑农民和村集体的利益和需求,把农民群众要不要干、想不想干作为工作的出发点,着力培育发展富民产业,强化造血功能,推动实现产业发展、集体增收、农民富裕。既要鼓励引导工商资本投入,更要鼓励支持村民参与,让他们在参与过程中得到实惠和收获,不断夯实美丽乡村建设的群众基础。只有实现村强民富,美丽乡村建设才能有持久生命力。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