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阳山:乡村“头脑风暴”绘出家园新蓝图
惠山区阳山镇阳山村位于“中国水蜜桃之乡”核心区域,堪称名副其实的“桃花源”。2月23日上午,阳山村“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内“群贤毕至”——6位市、区政协委员和镇、村干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党员代表,村民代表济济一堂,对阳山村旸庄自然村的改造方案进行论证。
阳山村党总支书记姚剑告诉记者,这次村庄改造投资约1500万元,改造区域12.3公顷,涉及148户村民,是惠山区近年来规模较大的村庄环境提升项目,而通过政协“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群策群力,则是把这件好事办好、办实的关键一环。
旸庄即将整体改造提升的消息传出后,500多位村民既高兴又担心,一位村干部说,大伙主要担心工程会影响日常生活,村民们的担忧同样成了协商议事会上的焦点。
大家纷纷提出,施工方案要科学合理,除了少干扰村民正常生活外,还要多考虑村庄长远发展和未来需求,不要做成“半吊子工程”。
姚剑一边认真记下大家的发言,一边解释说,目前的改造方案已经吸收了不少村民意见,这次论证会后还会进一步修改完善,一定会立足长远规划,统筹安排施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旸庄今后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一定要发展,所以现在就要考虑停车位和公共厕所的建设,否则会有不好的体验。”区政协委员、企业家王勇说。
委员们的建议,让在座的镇、村干部深受启发。
村干部介绍,旸庄自然村存在数量较多的临时搭建的停车棚,很多村民在棚中堆放杂物。这些杂乱的彩钢棚影响村庄整体形象,不拆除则“美丽乡村”面貌将大打折扣。在此前的改造方案中,对这件“最难的事”有了初步设想,将给拆除彩钢棚的村民一些经济补偿。大多数村民对此表示支持,但仍有一些村民存在抵触情绪。
协商议事会上,市政协委员、惠山区住建局副局长童伟峰说,村民们搭建这些临时的棚子,有其堆放农具实际需求的原因,所以在村庄改造中一定要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切实帮助村民解决问题。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如何解决“最难的事”渐渐有了办法。
一场历时2个多小时的乡村“头脑风暴”结束了,旸庄环境改造提升方案也渐渐成形。阳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旸庄改造的“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机制将贯穿整个项目实施过程,实现常态化。当天下午,阳山村分别在上旸庄、东旸庄、西旸庄通过民主直选的方式,选出15名村民代表,组成旸庄村民理事会,参与、监督工程项目的实施,随时根据需要开展协商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