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合龙袍街道: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筑牢富民增收基础

来源: 时间:2021-03-04 点击数:

2021年2月24日,南京六合区龙袍街道分别召开长江社区池塘标准化改造项目、大河口村池塘标准化改造项目启动会,迈过高标准养殖产业全年发展起跑线,其他标准化菜地、高标准农田项目也陆续启动建设,全街农业向着标准化大步前进,筑牢富民增收基础。

高标准鱼塘建设有助于改造传统的水产养殖业,是发展现代渔业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龙袍街道从保护长江岸线、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启动高标准鱼塘、高标准农田等农业标准化项目建设工作。“要确保把工程建设成为质量过硬、生态和谐、环境优美的水乡项目,为项目区域水产养殖业提档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长江社区池塘标准化改造项目启动会上,龙袍街道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

 

据悉,长江社区池塘标准化改造项目总投资481.5万元,项目实施区域新建3米宽混凝土道路350米,扩宽1.5米宽混凝土道路4570米; 新建提水泵站2座及配套进水主管、分水闸阀井11座;新建10米跨过滤坝2座、7米跨拦水坝3座、14米跨拦水坝1座;净化区开挖修整103亩,配套尾水曝气区曝气设备2套、沉淀区浮床1000平方米、沉淀区水生植物6400平方米、净化区水生植物8000平方米以及尾水检测设备1套。同批启动建设的大河口社区池塘标准化改造项目与此类似,区别在于投资规模、改造区域面积等。

背靠池塘标准化改造项目,龙袍街道深化推进江鲜驯化项目,在长江社区实施800亩江鲜驯化试点区,在试养殖成功江蟹、江虾、沙塘鳢3个品种约60亩。在成功创建国家级池塘养殖示范场基础上,结合水产循环农业项目建设,采用一体化集装箱式养殖尾水净化系统改造150亩现有水面,开展清虾、沙塘鳢、鮰鱼等等江鲜驯化养殖。在大河口村实施200亩江鲜驯化试点区,结合2020年池塘标准化改造项目,增加相应设备,大力发展江鲜鮰鱼60亩、中华绒螯蟹140亩等养殖工作,通过养殖带动周边江鲜驯化养殖发展。

在龙袍农业园区,春节前完成招投标的510亩农业园标准化菜地建设项目和380亩农业园标准化菜地建设项目也在这两天进场建设。

项目为始、富民为终。龙袍街道将农业产业项目与美丽乡村打造、富民增收行动相结合,与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在2020年完成3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上,今年大河口村将续建3000亩,并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大陈庄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实现村庄美与田园美的和谐统一。赵坝村通威渔业去年实施1300亩中华绒螯蟹及江虾养殖试点,亩产约170斤左右,产值超1万元,专业精细化管理、循环生态养殖成效、经验在本地起到强大的示范作用,加上政府引导,周边养殖户陆续缩减传统四大家鱼养殖规模,尝试养殖中华绒螯蟹、清虾、沙塘醴等特种水产。养殖户张宇顺、王如莲等效仿通威,合作引进蟹苗,共享团队技术,统一技术服务,统一订单回收,2020年亩产螃蟹也达到近200斤左右。不仅如此,街道农业服务中心组织专业农技人员引导扶持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规范优质水稻安全用药操作规程;充分发挥电商服务中心平台,串联通威电商平台、东晨鸽业电商平台、家庭农场电商平台,打造电商服务体系,携手“一村一品”特色电商平台、“茉莉六合”区域公共品牌营销团队,扩大本地特色农产品影响力,在富民增收道路上走出了特色路径。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