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天宁:在人才振兴中“犇”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来源: 时间:2021-04-15 点击数:

近年来,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着力点,夯基础、强弱项、做潜功,在不断优化牟家村、查家村两个乡村振兴学堂教学点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乡村振兴学堂——名师移动讲堂”“青陆英才集训社”等教育培训子品牌,建立多维度、共享式的教学阵地和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为基层“人才铁军”保驾护航,为乡村振兴提质加速。

“精”课程,紧扣发展需要

为了在基层一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亟需培育和造就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郑陆镇在打造乡村振兴学堂过程中,既注重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又不断强化培训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岗位的人才因材施教,促其胜任农村各类工作需要。

在“青陆英才集训社”课堂外,学员们正在热烈讨论着课堂延伸内容。“你们村的情况特殊,我认为是否可以先由村干部带头,再动员党员参与这项工作,以党员干部带动群众。”从课堂所学到工作所需,为了让学堂课程更加贴近农村工作,每年乡村振兴学堂的课程都要经过十余名党校及各级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为期半年的深度打磨与提炼。

“乡村振兴学堂——名师移动讲堂”“青陆英才集训社”等教育培训子品牌将以强化精品意识、开发特色课程为工作目标,进一步发挥郑陆镇生态资源、历史人文以及“美丽乡村”优势,聚焦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主题,围绕创新党建品牌、建设美丽乡村、加强社会治理、助推产业发展等内容,全覆盖开展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实践教学等专题培训。       “强”资源,积蓄发展动能

今年3月,在常州市美丽乡村示范牟家村乡村振兴学堂里,“乡村振兴学堂——名师移动讲堂”的最新课程正在热烈开展。台上,义乌市城西街道何斯路村党总支书记、清华大学客座教授何允辉就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集体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内容传授经验。台下认真聆听的,是来自郑陆镇的70多名基层党组织书记。

乡村振兴学堂资源的使用始终坚持两个原则,一方面“外引内育”,与清华大学客座教授何允辉等专家学者签约,邀请本地区专业技术人员上台演讲,形成师资团队“最强大脑”。另一方面“点面结合”,统筹用好辖内党群服务中心、党性教育基地、党员教育实境课堂等红色阵地,提高学堂阵地“承载能力”。截至目前,郑陆镇“乡村振兴学堂”专兼职教员50余人,学堂阵地10余处。

“此次两个子品牌的建立,将进一步提升乡村振兴学堂资源的整合能力,为创新人才教育培训提供思路,为天宁打造‘长三角三新经济高地、现代化城乡治理样板’凝聚农村力量。”郑陆镇党委书记杨康成介绍。

“智”赋能,点燃发展引擎

为准确把握乡村振兴学堂内涵,“名师移动讲堂”“青陆英才集训社”等教育培训子品牌,运用“4+”理念,即“按需+分类”形成课程清单,“理论+实践”搭建比武擂台,“体验+互动”展示学员风采,“严管+厚爱”建立培训档案,形成人才培养全周期管理模式,为农村发展添智添力。

学堂从传统灌输式课堂教学为现场指导式实境体验,让教育培训全方位浸入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培训内容贴近农村党员群众所盼所需。新任村书记刘宇说:“在这里,我能够学到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也能够学到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调解方法。”乡村振兴为农村党群干群创新创业搭建互动平台,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注入动能。

2018年6月,常州市首家乡村振兴学堂在查家湾揭牌,2019年3月第二家乡村振兴学堂在牟家美丽乡村落户。今年,郑陆镇乡村振兴学堂还将在丰北村落户。一处处乡村振兴学堂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落地生根,标志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智力需要转化为“三农”人才的实践诉求,并不断推动着乡村振兴的一步步深入。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