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丨常州武进:“三个融合”推进农民住有宜居
住有所居,住有宜居,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为加快实现农民住房条件改善,适应农业产业市场化、农村服务同城化、农民生活市民化发展需求,常州市武进区嘉泽镇成章村深入挖掘资源优势、勇于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探索开展以“三个融合”为引领的农民住房集中居住区建设试点,统筹处理好资源资金保障、产业融合发展和农民就业创业等关系,通过制度机制创新实现还权赋能,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真正让农民分享权能改革红利。
“两地融合”试制度、找资金
成章村结合农民自建区建设,深化拓展宅基地制度改革,主要聚焦农户资格认定、宅基地分配、宅基地有偿使用以及农民自建区建房集中审批等一系列制度机制的改革探索,着力将农民自建区打造成全面检验宅基地制度的检验平台。
成章村充分利用集镇区位优势、花卉苗木产业特色优势,以商业街开发为契机,结合农民住房更新工程建设,注重资源整合,强化制度融合,探索开展“两块地”制度融合改革试点,创新形成了制度成果和实践样板。积极开展规划自建区地块内村庄整理复垦,将闲置的34.1亩集体建设用地通过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以每亩113万元交易价格获得了土地收益3853.3万元,其中村集体分享土地净收益达682万元。通过这种方式,不仅盘活了闲置土地,还有效缓解自建区建设土地流转、农户青苗费补偿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压力,解决了农民建房“钱从哪里来”的难题。
“产村融合”促发展、富口袋
嘉泽镇成章村紧邻享誉全国的花木交易市场——夏溪花木市场。该村十几名农户自上世纪70年代初率先开展苗木种植和经销,此后花木走向全国各地,产业基础深厚。该村现有耕地5702亩,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100%,年产草盆花1.3亿多盆,成为华东地区草盆花主要产销基地。集镇常驻园林企业58家,承接各种景观设计,提供设计——选材——布置的一条龙服务。通过招商引资,又投资开发2万多平方米的商贸街区,培育打造江南园艺村,持续放大“一村一品”产业特色。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新型服务业发展,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动力,不断增加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通过这些举措,预计每年可增加村级收入160万元左右,进一步促进本村农民原地就业创业发展,全面释放产业发展和制度改革动能,让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和改革红利。
“两新融合”美环境、增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成章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庄旭东介绍说,”我们计划以农民自建区建设为契机,融合推进集镇提升和农村更新工程,实现农村更新带动集镇更新的共建共享目标。“该村在充分尊重农民住房改善意愿的基础上,整合村域水环境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科学编制了农房改造建设规划和村庄整理复垦方案,加快了农村住房条件的根本性改善,实现了由“户有所居”向“住有宜居”的飞跃,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打造了一个美好幸福的新家园。“村里的面貌变化真的很大,环境好、空气又好,我们现在住在这里很幸福啊。“村民黄先生说起现在的生活,不禁露出满意的笑容。如今,成章村还在按照美丽乡村提振的需求,有条不紊地推进一系列民生幸福工程:围绕“风貌、风尚”,推动“农村更新”,实现“点状美”到“全域美”的新转变;根据成章村集镇街区空间发展的特征,聚焦集镇区域长期以来功能布局滞后、基础设施配套薄弱、品质形象低端等现实问题,构建合理的集镇功能单元,推动传统街区向智能化、数字化、个性化转型升级。从面子美化,到里子完善,嘉泽镇成章村”住有宜居”的愿景正一步一步成为现实,与之相伴的是成章村村民的幸福感不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