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丨南京溧水晶桥镇石山下村:点“石”成金 留住乡愁

来源: 时间:2021-06-02 点击数:

小桥、流水、垂杨柳,青砖、小瓦、石板路……走进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石山下村,五百年桂花醇香扑面而来、中国供销社博物馆带你重温历史……近日,江苏省公布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石山下村名列其中。

 

石山下村共有农户160户,常住人口650人。石山下村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因村前有一座石山而得名。石山下村至今保存着源于西周的13本刘氏宗谱,今年已九旬高龄的刘传贤,他的一生都在修宗谱中度过。“村里最珍贵的是刘氏宗祠保存至今的族谱。”刘传贤老人说,刘氏先祖1245年从云南迁徙至南京,落居洪山村,后改名石山下村,迄今已有25代,祠堂保存的13本刘氏族谱源起西周,族谱内记载的不仅有宗族家礼、家训、家规,还有先祖画像及先辈功业等。

位于村庄西北角的刘氏宗祠是石山下最古老的地标性建筑,刘氏宗祠建于1820年,历经200余年沧桑,迄今仍完好,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三进三出,砖木结构,白墙黑瓦。祠堂内梁柱、石刻等精美依旧,2006年被列入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在村古祠堂大门前,有两棵400多年的流苏树,这两棵树结的果实外形各异,形似五谷,当地人都叫它“年成树”。“年成树”四月花开如飞雪,端午节前后结果,果实形状一年一变,或似稻谷、或像玉米、小麦、高粱等。

 

在石山下村中心位置,有一棵500多年树龄的古金桂花树,树干直径有50厘米左右,树冠有几十平方米,20多根分枝。距这棵金桂20多米远处,还有一棵树干10多米高的银桂,树干直径有40厘米左右,这棵银桂也有400多年树龄。每年桂花开时,清香溢满全村,更奇特的是,两棵树每年都开花两次。说起两棵老桂花树的历史,村民刘传云介绍,听上辈人说,这两棵老桂花树是其祖上随村里的戏班子到湖南唱戏时带回来种的,传到他这辈已不知多少代。

静静停放的老纺车、煤油灯……2016年,晶桥镇综合利用石山下刘氏宗祠建设了石山下村史馆,村史馆以文字、图片、实物等形式,对古村历史沿革、文化、风俗、乡贤名人等进行展示。村史馆通过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将理想信念与忠诚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2014年以来,石山下村作为溧水区重点打造的乡村旅游点之一,在充分考虑石山下村的区域特点、地理环境、产业特色、文化特征等因素上,确立了以“还乡再造”为理念基础,以“乡村度假”为龙头带动,以文化创意为产业向导,注重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探索出了一条打造特色美丽乡村的路子。

在石山下有一家叫“南塘小院”的农家乐,庭院里竹亭假山、野花青草,屋内清一色的竹桌竹椅等家具。“农家乐是石山下村建设时政府帮助我们打造的,我们的菜都是地道的绿色农家菜。”农家乐老板傅竹平说道。他原本在乡镇企业上班,随着家乡的发展,他决定在家门口创业,现在每年收入有二十几万元。目前,石山下已经有13家农家乐。

近年来,晶桥镇通过举办山地自行车赛、年货大集市等活动,点燃乡村旅游消费新热情,当地的富硒农副产品、富含当地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供不应求。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