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丨江苏泗阳邵道村:产业兴旺铺就振兴路
初夏,江苏省泗阳县三庄镇邵道村的田间,麦浪滚滚,一排排绿色的树苗在金色的麦田里随风摇摆。江苏省农科院的刘广勤教授戴着草帽,手里拿着园林剪刀正在给树苗修枝。
“这些碧根果树长势不错,马上准备施第三次肥,明年开花,后年就能产出商品果了。”刘广勤教授说,这里的土质非常适合种植碧根果,只要按照要求定期打理,种碧根果的收入肯定会远远超过种粮食。一旁的邵道村党支部书记陈红侠听了教授的话,心里的底气更足了。
2017年底,陈红侠当选为邵道村党支部书记,如何让村子和群众有更广阔的致富路,是陈红侠一直念想的事。邵道村有五千多亩土地,大部分都已经流转,种田的散户越来越少。去外地考察、问专家,结合村子实际,2018年,她和村干部决定在村里发展碧根果种植。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陈红侠自己承包土地种了300多亩碧根果,邀请刘广勤教授作技术指导,也让有想法的村民随时来观察学习。
为了让大家能接受这个新产业,陈红侠和刘广勤教授还给村民们算了笔账:碧根果从下苗到挂果大约需要五年,因为果树行距宽,可以套种小麦和大豆,这期间除了较低的果树成本并没有损失,挂果后亩均收入可以轻松过万元。
村里的种植大户朱斌经常过来看碧根果长势,和刘广勤教授沟通技术,今年,他也在承包的300亩麦田里种上了碧根果。“我相信陈书记和刘教授,种碧根果树政府还给补贴,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在陈红侠的带领下,邵道村的碧根果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一千亩。此外,村里的种植户们还听取刘广勤教授的建议,根据不同地块的土壤特性分别开展了桃树、梨树、葡萄、蔬菜等种植,都获得了不错的收获。
土地流转了,村民除了租金收入,还需要有营生的工作。村里依托创业园,引进了纺纱厂、服装厂、食品厂等低技术门槛的企业,现在园区内2万多平方米的房产入驻了37家企业,吸纳了村里一千多劳动力就业。
今年50岁的丁月梅以前在家里种田带小孩,现在拿着土地租金的同时,还在村口企业找了份工作,一个月能拿到4500块,“厂里活简单,离家近,还能顾着家里,很满意。”丁月梅边忙着活边笑着说。
有了稳定的产业,村民的收入节节攀升,陈红侠又带领村干部们积极推动农房改善和村居环境整治工作,现在的邵道村,村容村貌有了极大的变化,村民生活也有了质的提升。
2018年,邵道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十几万元,今年预计能达到40万元。“我们将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把每一件事情做实做细。”陈红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