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涟水: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绘新篇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将全域旅游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动力源泉,奋力做好统筹、融合和服务文章,勇开旅游新局,助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做好顶层设计 编造全域旅游“模板”
涟水县把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摆在重要位置,推动创建工作“一把手”工程的实施,全力推进《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古淮河生态廊道专项规划》《全域旅游三年行动计划》落地生根,制定58类166项任务清单,明确创建路线图,聘请5位专家建立创建智库,举办5期创建工作专题辅导班,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同时,充分发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组建创建架构,建立党政主导、部门主抓、企业联动、社会参与的创建机制,形成左右联动、上下联动、内外联动多元共建格局。
下足绣花功夫 打造全域旅游“样板”
走进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涟水县黄营镇朱桥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小院上面镶嵌着一扇扇回族特色的门窗,墙壁上绘着一幅幅生动的立体墙画,让人感受到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近年来,黄营镇对保留的村庄进行升级改造,融入现代文旅理念,设计统一文化标识,规划回民风情街、土特产展示交易中心、民宿等新型建筑,串起了“村口——特色民居——清真寺——大舞台——度假村——产业园”的旅游路线。
涟水县坚持产业导入、文化植入、服务融入、资源注入、品牌嵌入,探索建立城市依托型、产业依托型、历史文化依托型、创意主导依托型等7大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建成了红窑农业生态观光园、苏淮生态园、璞趣园等5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整合当地自然资源和红色资源,把“珍珠”串成“项链”,以特色景区和重大文旅项目,带动乡村旅游发展,让全域旅游既有“气质”又有“颜值”。涟水还不断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加快高沟缘来小镇、南集乡村旅游集聚区建设,培育百花园、百果园、百菇园、百药园乡村旅游“四朵金花”基地,做优做美金鸡坨生态农庄品牌,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产品。
抓好品牌塑造 培育全域旅游“新版”
每到节假日,涟水的乡村旅游直通车就特别忙碌。直通车自五岛湖景区出发,串联红窑云锦文化展示馆、金鸡坨生态农庄等乡村旅游点,全程41公里,让游客尽情体验生态农庄传统农耕文化。
涟水县坚持品牌塑造和功能完善两手抓,着力打造乡村生态之旅、文化体验之旅、健康养生之旅、特色美食之旅4条旅游精品线路,协同推进清涟大道、235省道、老淮涟路旅游风景道建设,实现干线公路与景区道路互联互通,唱响“春之浪漫、夏之清凉、秋之果韵、冬之康养”全域旅游“四季歌”。同时大力推进涟水高铁站游客集散中心建设,丰富智慧旅游,提供热点景区智能导游、电子讲解、网上购票、扫码入景等个性化服务。涟水县还加强了“涟水游礼”旅游商品开发,先后举办涟水“八大碗”美食大赛、山地自行车赛和导游大赛等赛事,组织开展农民艺术节、农民丰收节等重大节庆活动,打响“因缘而来、留涟忘返”旅游形象品牌。“原生态是旅游的资本。我们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重要的战略支点,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全力绘就美丽涟水全域旅游的动人画卷。”涟水县文广旅游局局长周军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