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丨江苏丰县万庄村:牛年牛业“犇”富路

来源: 时间:2021-06-25 点击数:

“三夏”时节,在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常店镇万庄村,一台台联合收割机在田野间来回穿梭,一堆堆小麦秸秆整齐排放,养牛户孙光田高兴地把打好包的秸秆装上车,准备拉回家做成牛饲料。

 

万庄村位于常店镇东北角,每年收种后,大量玉米、小麦秸秆堆积如山。2011年初,由于当地养殖原材料充足,加上村民脱贫致富愿望强烈,村党支部书记徐艳林认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奶牛养殖大有前景,决定带领百姓发展牛产业,念好“养牛经”,让村民“富”有方向有奔头。

经过集思广益,2011年村民丁培彦率先“吃螃蟹”,建起丰县益农奶牛专业合作社,随着第一批50头奶牛进圈,村民的小康路越奔越宽广。

 

一家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在丁培彦的示范和村支部的带领下,万庄村牛业养殖规模越来越大,产业越来越兴旺。目前全村共有奶牛专业合作社5家,养牛专业户26家,奶牛规模2100头,年产值4000余万元,并与江苏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丰县天翊牧业有限公司等签订收购合同。“养牛经”让村民“犇”上致富路,也为村集体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目前全村50多人在奶牛合作社工作,村集体经济年收入60余万元,村民人均收入增加7000元以上。

 

“以前的秸秆路边田边到处放,既污染环境又影响美观,牛业养殖把秸秆变废为宝,成为牛儿食料‘香饽饽’,如今全村4000多亩秸秆全部被奶牛场收购,成了第二‘富民产业’。”万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全永说,随着产业的兴旺,村里对主干道进行全面整修,由原来狭窄的单行道变为宽阔的双向道。同时投入资金建设文化广场、便利店、公共厕所等服务设施,村容村貌实现“蝶变”。

牛粪是有机肥,为变废为宝,万庄村积极引导村民利用牛粪发展猕猴桃、杏树等果树种植,果品品质优、产量高、效益好,如今全村共有8个特色家庭农场,走出种养一体化、环保无污染、高质绿色的种养结合新路子,并被丰县农业农村局作为种养结合“一体化”示范点进行推广。

 

种植大户王传东利用牛粪种植猕猴桃150亩,每年猕猴桃收获季节,周边客户络绎不绝。目前万庄村共发展水蜜桃、杏树、葡萄等果业700多亩。以牛为业,以果为媒,万庄村相继开通果蔬采摘、文化体验、农园休闲、健康养生等乡村旅游项目,打造丰富多元的乡村旅游文化,“牛业链”得到全面延伸,万庄村也成为周边居民休闲游玩的“热门地”。

 

乡村振兴是农村全面的振兴,万庄村党支部在带领百姓发展致富中,始终以调优结构、壮大产业、高质量发展为要求,既重视产业的“硬实力”,又注重文化、民风建设的“软实力”,先后建设7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民议事室等,每年都聘请专家进行种植养殖技能培训,常态化开展广场舞大赛、“文明家庭”评比、演讲比赛等。

如今白天村民种养忙,晚上学习充电忙,广场舞起笑声多,满足了群众个性化、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奶牛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推行“大户带小户、老户带新户、党员户带易返贫户”的“三带”模式,把易返贫户全部吸纳到合作社中。同时免费为易返贫户提供养牛和种植技术,让其在合作社就业、入股、分红等方面享受优惠。

 

水清地绿花飘香,民富村美乡风淳。如今,村民牵着牛鼻子,开创致富新路子,全村农业兴旺、畜业发达,万庄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村庄,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