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靖江江峰村:蔬菜兴村 村旺民富

来源: 时间:2021-07-19 点击数:

7月12日,早上6点,江苏靖江澄靖园区办事处江峰村百亩蔬菜基地里,趁着温度还适宜,30多名“蔬菜保姆”正在大棚里忙碌地采摘蔬菜。每天采摘的鲜嫩爽口的蔬菜,都将被运送到无锡市朝阳蔬菜批发交易市场的固定摊位进行批发销售。

“蔬菜大棚项目非常好,真的可以让我们老百姓富起来,是村里为我们老百姓办的一件大好事、大实事。我们这些农村妇女原来要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没有收入来源,现在在自己家门口就可以挣钱,工作难度不大,还能挣钱养家两不误。”70岁的王纪美没来蔬菜基地工作前一直在家料理农务,自从家门口的蔬菜大棚建起来后,她就应聘上岗成了第一批“蔬菜保姆”,每月都能有2000多元工资。在尝到了家门口打工的甜头后,她把身边的老姐妹都介绍到了基地做“蔬菜保姆”。

近年来,江峰村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特色种植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确定了“蔬菜兴村”发展思路,积极发展大棚种植,为乡村振兴、农民增收带来了致富好“钱景”。

2020年,江峰村招引到有着30多年蔬菜种植经验的承包大户,整体流转八组农田,建设智能化蔬菜大棚,采用科学种植模式,精细化管理。大棚内种植了青菜、白菜、茼蒿、芹菜等十余种蔬菜,因其绿色、有机、天然、无公害,在无锡市场供不应求,深受各餐饮店和市民欢迎。江峰村成功把“江峰蔬菜”产业名片打响打亮。

2021年,江峰村积极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围绕“蔬菜兴村”的总体思路,确定以蔬菜钢架大棚二期建设项目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坚持边学习、边实践、边落实,以八组蔬菜大棚为基础,继续整合十组土地,推进蔬菜大棚二期项目建设,完善蔬菜基地的软硬件设施,实现农产业规模化经营。

蔬菜基地新引进了智慧农业技术,建设了可抵抗8~10级大风的8米宽的标准大棚,在大棚内部安装水肥一体化微喷设备,对光、温、水、肥等进行精准调节,通过地下管网直接输送到大棚喷灌,让蔬菜种植在资源消耗大幅降低的同时,产量大幅增长,实行农业科技化。

为了给蔬菜大棚“保驾护航”,江峰村还坚持干部示范,发挥“党建引领+”效应,形成了“村集体+农户+家庭农场”模式,成立工作专班小组,由村党组织书记为组长,负责大棚项目的代言,农技专家和大棚经营主为副组长,负责大棚的日常管理与指导,村委会成员与部分党员代表为小组成员,让党组织、党员、致富带头人、广大村民紧密联系在一起。

“蔬菜兴村”战略实施以来,江峰村已建成蔬菜基地一百余亩,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6万余元;被征地村民每年可增收每亩地900元的土地流转金;30多名村富余劳动力被吸收进蔬菜基地工作,他们既能就近工作,还能每天有60~100元不等的收入,更能学习到先进的种植技术。江峰村还专门设计多次分配模式,对土地流转金实行第一次分配,对就近用工报酬实行第二次分配,对后续集体盈利实行第三次分配,提升村民获得感、幸福感。

接下来,江峰村将以延长产业链为抓手,培养蔬菜经纪人,成立蔬菜配送中心,将蔬菜销售至园区的各大企业、学校食堂及周边大型商超等,吸收更多本村劳动力就地就业,并优先安排低收入农户劳动力,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低收入农户返贫,实现农场获利、乡村振兴、农民增收三方共赢,持续擦亮“江峰蔬菜”这张金名片,厚植现代农业产业链。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