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熟海虞镇:小木屋+红马甲,志愿服务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来到江苏省常熟市海虞镇王市社区,几间小木屋与热情开展志愿服务的“红马甲”就会映入眼帘。小木屋是居民实现自我服务管理的重要阵地,“红马甲”是提高社区治理效能的中坚力量。
王市社区成立于2003年4月,由16个居民区组成,区域面积达到4.5平方公里,社区的常住人口超过5700人,其中老年人口占10%左右,社区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这两个现实问题对社区治理提出了一定挑战。要把社区治理好,光依靠社区单方的力量显然不够,需要把居民融入社区治理体系之中,开展志愿服务,群策群力。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之下,“党建+‘心连心’志愿服务”项目开始慢慢成形,小木屋与“红马甲”渐渐成为王市社区最为亮丽的风景线。
小木屋是王市社区群众文体活动“心”空间,是为解决群众开展文体活动的迫切需求与活动空间不足的矛盾而建,也是王市社区“心连心”党建品牌的具体延伸,6间小木屋,总占地478平方米,分别以睦邻坊、连心坊、书香坊、舞韵坊、乒搏坊和乐弈坊命名。
乐弈、乒搏、书香、舞韵四坊是开展娱乐休闲活动的场所,发挥着丰富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功能。睦邻、连心二坊是居民参与社区议事、开展志愿服务的重要阵地。在这6间小木屋之内,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居民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居民相互配合,不断被解决,社区小广告、不文明养宠、楼道占用等多个顽疾随着居民志愿服务的不断推进得到有效治理,志愿服务队伍也不断壮大。“红马甲”人数从最初的10人增长至1400多人,占社区常住人口的25%左右,志愿者队伍数量达到了15支。其中最让居民自豪的就是“夕阳红”老年文体志愿服务队。
2017年,“夕阳红”老年文体志愿服务队成立,这是王市社区组建的第三支志愿者队伍。不同于其他大型社区,王市社区在文化服务上的优势不在于物质资源方面,而在于多才多艺的居民们。文体志愿服务队的打造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居民的才能。为此王市社区的文体志愿者们在社区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组的召集下开展了第一次活动。起初报名的只有20名志愿者,但是通过相互转告,到场参加活动的有35人。志愿者陆保琴阿姨高兴地说:“我们志愿者一直想开展这种活动,就是没有人把我们组织起来,现在你们组织了,我们高兴得不得了。”志愿者们在活动中互相介绍自己的特长,组建起了王市社区自己的舞蹈队与歌唱队。“夕阳红”老年文体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在各种节日活动上演绎着具有乡土风味的歌舞节目,深受居民好评。
王市社区推动社区治理的两大法宝“小木屋与红马甲”,不断推动着社区的志愿服务向前迈进,帮助社区获得了苏州市最佳“金乡邻”志愿服务社区、常熟市最佳“金乡邻”志愿服务社区、“常熟市和谐社区”等多个称号。社区治理没有终点,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还需不断跋山涉水。王市社区党委书记周伟刚说:“我们要勇于创新,探索党建工作新举措,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党建在志愿服务中的引领作用,促进社区治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