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丨江苏苏州太平:精雕细琢绘就“美丽沈桥”工笔画

来源: 时间:2021-08-16 点击数:

近年来,江苏苏州相城太平以“荻溪星火·美丽沈桥”党建品牌为引领,把文明乡风建设与网格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机结合,把文明实践活动与文明养成、秩序建设结合起来,从家风、民风、乡风处着手,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一笔一划、淡妆浓抹,绘就了一幅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美丽乡村画卷。

党建引领红色力量,运笔构想乡村振兴美好蓝图

七月,正值西瓜热卖的季节,沈桥村村民周小弟也是忙得不亦乐乎。“我用的这块土地原来是散乱污企业聚集地,多亏了我们沈桥村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开展‘263’专项行动,村庄环境得到有效提升不说,复垦过的土地也让我们种上了各种粮食作物,日子越过越好!”在讲起当初开展“263”行动情况的时候,周小弟也是津津乐道,对村里进行的这项工作给予高度的评价。

像周小弟这样对基层政策予以支持并宣传的沈桥村村民还有很多,这背后得益于沈桥的一股红色力量。平日里,为了最大程度取得村民的理解和支持,调动他们参与治理的积极性,沈桥村党委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实现以优良党风带良好家风,亲民作风促淳朴民风。党员们坚持身体力行进村入户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取得了村民的认同和理解,不仅工作开展更顺畅了,村民也在这过程中提高了思想觉悟,自发加入到了参与自治的队伍中。

网格打通治理末梢,下笔勾勒和谐有序生活画卷

沈桥村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以村民小组为单位,邀请德高望重、热心服务的乡贤人士、老党员、老干部和群众代表作为兼职网格员,参与到村庄大小事务的管理中,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治理格局。面对问题从“谁来管”到“我来管”转变,激发群众乡村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良好氛围。

让群众当核心、唱主角,积极参与民间事务调解、监督与服务,网格员们时刻参与“331”专项整治消除辖区安全隐患、常年守护着河畅、水清、岸绿的水环境,和谐有序的乡风文明画卷就在他们的努力下一笔一划勾勒出来。“现在村上环境美了,村民素质也高了,大家都很高兴参与网格管理的工作,就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来说,像我一样主动参加志愿活动的就有好几个,大家都是为了家乡变得更好,每个人都有义务。”村民顾三男说道。

文明送进千万家庭,收笔铺开乡风文明靓丽底色

“小朋友们,别看这是一艘小小的船模,制作起来可并不简单。”在沈桥村举办的“家门口的暑托班”上,徐海林给小朋友们讲解了“红船”的历史、“红船”的精神,并现场教授制作船模,给青少年心中埋下“红色火种”。7月初,“家门口的暑托班”在沈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举办。而这是沈桥村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一个缩影。沈桥村拥有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为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沈桥村突出“一村一主题、一站一特色”,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以非遗传承人徐海林、曹超、缂丝艺人姚建珍打造的苏州·阳澄湖舟船文化馆、蟋蟀盆展示馆、缂丝工作室,集中展示沈桥村优秀文化,将其作为孕育乡风文明、涵养乡土文化的好地方。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沈桥村创新宣讲教育形式,将非遗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晋升成为网红打卡地,让村民在党史学习中凝聚共识、升华思想,厚植办实事、做好事的淳朴乡风。

未来,沈桥村仍将以乡风文明建设为抓手、不断涵养乡村“文明气质”,增强美丽乡村发展动力、建设活力和治理能力,让“美丽沈桥”的画卷更为精彩、更为灵动!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