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如东:聚焦乡村振兴深化改革 绘就万顷沃野斑斓画卷

来源: 时间:2021-08-16 点击数: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委编办聚焦“三农”工作重点,切实强化机构编制管理和体制机制改革,农村经济新增长点不断涌现,呈现出一派农业新气象、农村新面貌、农民新生活的乡村振兴“斑斓画卷”。

 

强化政治引领,树牢乡村振兴“党旗红”

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改革“头号工程”一抓到底,进一步厘清组织机构体系脉络,将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形成党委牵头抓总、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良好格局。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部署,在县农业农村局加挂县乡村振兴局牌子,负责巩固拓展扶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具体工作。深入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复制推广经济发达镇“1+4”改革经验,突出党的政治引领,制定镇(街道)党(工)委改革事项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强化乡村振兴专题板块研究。在15个镇(街道)统一设置农业农村和社会事业局,将乡村振兴与民生事业发展有机结合,承担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工作,负责“三农”政策执行等任务,基层乡村振兴职能体系进一步健全。

 

多元智慧治理,描绘村容环境“水天蓝”

夏日傍晚,掘港街道芳泉村村民韩秋云最高兴的一件事,就是吃完晚饭和家人沿着屋后的小河散步。” 这是群众点赞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现实写真。截至2020年全县共建成省级美丽宜居乡村8个、市级美丽宜居乡村21个、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1个。为了让农村增秀色、吹新风,田埂地垄真正有看头,科学规范乡镇属地管理,重点厘清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职责边界,杜绝乡村治理“真空地”。首批编制公布7大类101项镇(街道)权责清单、“属地管理”责任清单,明晰县镇(街道)两级共同承担且职责不清事项108项,包括畜禽养殖环境污染行为的制止等处罚。开展“大数据+指挥中心+综合执法队伍”试点工作,强化县镇二级指挥平台牵引作用,整合对接18000路“雪亮工程”视频监控等物联感知数据,5300名“全要素”网格员实时上报环境卫生网格信息,“全天候”监控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开展分析研判、监测预警,并适时移送执法部门开展现场执法,真正实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反馈”,切实解决乡村治理的痛点和难点。

园区规范管理,打造特色农业“果蔬绿”

强化开发区精简高效的管理特色,推进开发园区规范化管理,以改革创新激发新时期开发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将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纳入“一区多园”管理范畴,作为侧重现代农业的功能园区,布局健康水产养殖业、高效果蔬种植业和现代食品加工业,重点打造以国家一级渔港为牵引的“渔港经济区”,并同步设立刘埠渔港船闸管理所,为船闸运行和船舶通航提供保障服务。同时聚焦园区用编需求,统筹编制资源、盘活编制存量,推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专业人才向园区集聚。推行园区行政、事业人员统一使用、分类管理,保障开发园区核定编制内灵活用人自主权。近年来,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新增高效农渔业面积134公顷,培植连片种养示范基地5个,完成省级产学研合作项目4个,连续被纳入创建国家级农业示范区“863”工程,“如东大米”“狼山鸡”享誉内外,绿源果蔬园艺基地被评为江苏省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赋权扩能提质,挖掘融合发展“普惠金”

“要致富先修路”,昔日一到雨天就坑坑洼洼寸步难行的“羊肠小路”如今变成了平整的柏油路。“十三五”期间全县累计改造农村公路1078公里,桥梁187座,四通八达的农路农桥将农产品更快、更便捷地运到苏南、上海等地。为全面策应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将涉及县住建局有关工程建设管理咨询在内的77项民生服务事项延伸镇级,实行全流程“代跑腿”,建立五星级帮办员评选机制,组建镇(街道)“党员代办服务队”,让企业群众办件“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相对集中物业、市容环卫等5大方面42项行政处罚权和4项行政强制措施权,对运输工程渣土等车辆沿途抛撒污染道路等进行处罚,切实规范农路农桥工程建设行为。强化镇(街道)村(居)民委员会、业委会建设职能,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开展“有事好商量”议事活动,让修路修桥等村居事务百姓说了算,真正将融合发展“普惠金”惠及每位农户。阡陌交错的城乡路网变成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乡亲父老的“致富门路”,采摘的大棚蔬菜可直接发往外地,亩效益大幅提升。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