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 奏响乡村振兴多重奏
今年以来,江苏省淮安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抓工业经济的理念抓农业发展,以抓全域美丽的理念抓农村建设,以抓共同富裕的理念抓农民增收,“十四五”农业农村工作取得良好开局。
稳产保供有力有效。淮安市坚持把稳产保供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紧抓不放,牢牢守住“米袋子”“菜篮子”,全市夏粮生产总体平稳,夏粮播种面积475.98万亩,单产386公斤,总产183.72万吨;生猪存出栏双超序时,全市上半年生猪存栏143.38万头、完成市定全年目标任务(125万头)的114.7%,累计出栏123.1万头、完成市定全年目标任务(216万头)的57%。蔬菜、畜禽、水产等市场供应充足。
现代农业质效双升。淮安市聚焦特优高效种植、特种健康养殖和特色生态休闲“新三特”产业,坚持项目化推进、常态化调度,着力补短强特、塑造特色。成功举办两岸现代农业合作高峰论坛,有效汇聚了资源,扩大了淮安农业的影响力。全市新签约投资超3000万元项目95个,占年度任务72.5%;新竣工项目50个,占年度任务62.5%。有109个项目纳入省项目库,总投资97.6亿元,分别较去年增加21个和28.6亿元。“淮味千年”区域公用品牌影响持续扩大,一县区一特色农业节庆滚动实施,“盱眙龙虾”品牌价值达215.51亿元,连续6年蝉联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水产类第1名。新增12个国家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
美丽乡村特色彰显。淮安市建立乡村建设行动月度观摩推进机制,将农房改善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集镇环境整治、路域环境整治、水环境整治等“一改善四整治”统筹考虑,一并谋划,一体推进,全市累计改善农民住房条件近5万户,提前完成省定三年目标任务;突出“清脏、治乱、增绿、控污、出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推进,河湖长制各项重点工作深入推进,“美丽农村路”和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加快实施,水利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表扬。各县区确定的83个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在全省第七批次创建中,淮安市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1个,占全省同批次数量四分之一,淮安市特色田园乡村数量跨入江苏省第二梯队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