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丨江苏淮安丰年村:“后进村”实现致富“三级跳”

来源: 时间:2021-08-31 点击数:

从村集体负债70多万到收入超百万,从省定经济薄弱村到远近闻名的富有村,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车桥镇丰年村走出了一条村集体自主经营、村民合作共赢的壮村富民之路。

初秋时节,走进丰年村,平整宽阔的水泥路,一幢幢两层小楼展示着这里农民生活的富足。而就在几年前,丰年村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穷村子:村集体负债达70万元,全村有建档立卡低收入户167户。2017年,淮安区推出“党建引领 集成振兴”农村综合改革试点,通过将改革项目叠加集成,实现资金共筹、党建引领、资源盘活,集聚乡村振兴合力。丰年村党总支书记卢攀峰积极向上争取试点村名额,谋划丰年村试点工作思路,勾画发展蓝图。“因为当时村集体没有增收的亮点,要想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要抓住机遇,所以我们向镇里、区里表态,把试点项目拿下了,然后成为我们村发展经济的转折。”卢攀峰说。

最终丰年村被批准为全区首批6个试点村之一。搞试点,成立村集体专业合作社是“先手棋”。但成立合作社,需要投入资金。卢攀峰自己带头拿出25万元积蓄,在他的带动下,村两委班子成员纷纷响应,累计筹集入股资金43万元,资金问题迎刃而解,村民也争相以土地入股,登丰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机合作社顺利开张。当年底,入股农户除去保底分红,每亩地还获得50元的二次分红。丰年村村干部胡为杰说:“我感觉现在我们村子里的变化很大,实现了农业机械化,老百姓还能够坐在家里面实实惠惠领到土地租金,增加了百姓实实在在的收入。”

 

首战告捷,不仅让村民尝到甜头,也凝聚了人心。2018年以来,丰年村先后发展了盛丰农田耕作服务专业合作社等五家合作社,入股社员433人,入股资金530万元,新上了包括“虾稻共作”生态种养基地、浅水藕对外联营等多个项目。丰年村虾稻养殖户沈宝标说:“每年我们最多用工在100多人,每个人每月工资在3000元到5000元不等。”

摘了“穷帽”,鼓了“口袋”。但丰年村发展的脚步没有停止,如今村里不但建起400平方米的农机仓库,添置22台大中型农用机械,还新建2400平方米的育秧大棚、1200多平方米的烘干仓储厂房,粮食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村集体经济收入从负债累累到2018年的24.9万元,再到2019年的76.5万元,2020年更是突破100万元关口,实现“三级跳”,建档立卡低收入户也于2019年底全部脱贫。“下一步,我们要将全村的土地全部流转入社,开展高效规模种植,搞粮食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创品牌特色产品,走科技创新之路,力争实现村集体收入三年翻一番,五年翻两番,让全村的村民日子越过越美,越过越红火。”卢攀峰说。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