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镇江:秋粮收获在即,抓好机收减损
“大家来依次签名,今年秋收要亮出技术来,把减损做到位。”9月17日,江苏省镇江市农机技术推广站和市农机培训学校集中全市部分农机手,对他们开展秋粮机收减损技术培训,镇江市农机技术推广站站长卞丽娜宣读《关于秋粮机收减损致全市农机操作者的倡议书》,一个个农机手争相在一块大红布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
眼下,镇江地区水稻逐渐进入收获期,秋粮机收减损工作也被提上日程。当天的培训,镇江市农业农村局特意邀请了知名农机专家、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教授张国凯为农机手作机收减损专题技术培训。张国凯重点围绕收获机械保持良好性能状态、机手操作保持规范技术状态两方面,向参加培训的机手作了讲解,课堂教学后又到室外的一台联合收割机前与机手互动交流、答疑解惑。镇江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吴杨在开训动员讲话时,用多组数字跟参训机手算了明白账,让机手们自己得出结论:减损就是增产,减损就是绿色发展。
机手们普遍感到学有收获。句容市强民稻米专业合作社的龚于高告诉记者,农机对于农业生产的帮助巨大,以前人工收500亩地,要1个月,现在合作社1000亩地的收割,两台收割机只要两周不到就能全部完成。“今后一定要注意提升收获质量,尽量降低机收损失。亩产1000斤的话,如果损失率降低1个百分点,1000亩地就相当于能增产5000公斤,以前不知道,现在知道了吓一跳。”
由于部分机手正在全国其他地区跨区作业,不能前来参加培训,主办方制作了《关于秋粮机收减损致全市农机操作者的倡议书》,引导机手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减损就是增产”意识。一方面让当日参加培训的机手根据此倡议书,进行“秋粮机收减损承诺签名”,另一方面将此倡议连同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制定的《2021年秋粮机收减损技术指导意见》通过信息传输等途径推送给未能参加培训的广大机手。
今年以来,镇江市农业农村局结合重要农时,通过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着力提升粮食收获质量,努力降低机收损失。在夏粮收获时,镇江积极组织农机技术人员组成小分队走进田间地头对正在作业的机手进行指导和辅导,成功组织开展“全国粮食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江苏分赛区镇江丹阳赛点”活动,成功举办含有机收减损考核要求的2021年全市农机驾驶员职业技能大赛,营造广大农机手比学赶超、全社会关注支持收获减损的浓厚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在句容市戴庄村指导试种成功的越光有机再生稻前茬机收原碾压率偏高造成损失过大问题,镇江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对接协调江苏大学、江苏沃得农机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制出2台4LZ—6.0低碾压率再生稻联合收获机,并于今年8月中旬组织收割演示,深受好评。
据介绍,目前镇江地区少量种植的有机越光水稻等秋粮品种已开始收获,大面积的其他品种水稻也逐渐进入收获期。镇江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吴杨表示,市农业农村部门将把机收减损作为粮食生产机械化重要工作抓实抓细,围绕“补、抢、抓、促”四项举措引导各地推广应用机械化节粮减损装备与技术,充分发挥农机作业队伍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通过强化宣传动员、机手培训、技术指导、装备升级、质量管理、政策引导及服务保障等措施,进一步降低机收损失,全方位提升粮食收获质量。同时,将深入推进“智能农机装备产业链”建设,强化机艺融合,努力在减少粮食生产环节的损耗浪费上深挖潜力、做足文章。此外,还将积极组织开展粮食烘干减损技术培训,避免机械化烘干作业环节造成的粮食浪费,积极引导相关农业科技企业,进一步开展低温循环烘干装备与技术的研制开发,不断为粮食机收减损赋能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