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靖江生祠镇:“三领联动”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来源: 时间:2021-09-30 点击数:

金秋九月,江苏靖江生祠镇农民辛勤大半年,迎来硕果累累丰收的季节。荷塘里采莲藕,泥土中挖芋头,稻田里收谷子……丰收景象美如画,奏响乡村振兴华彩乐章。

近年来,靖江生祠镇聚焦农村发展的短板弱项,探索“组织引领、人才带领、项目帮领”为主线的“三领联动”党建模式,全面形成“组织共建、发展共促、区域共富”的发展新格局,不断助推乡村振兴。

组织引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东进村是生祠镇经济发展先行村,毗邻的三圩村却因各种原因,经济发展缓慢,如何做好均衡发展?”

生祠镇创新实施“基层党建片区示范工程”,试点成立3个中心村党委,组建“对接融合、互助提升”区域党建联合体,统筹域内组织建设、产业发展,实现强村带领弱村、资源互联互通。全面启动雁阵培育计划,推行师徒结对,开展村干部能力大比武,一村一策提出“沃土妙招”,并采取“选拔+下沉+考察+任用”的模式,动态监管、适度调整,实现村干部干事创业能力整体提升。

近年来,生祠镇重点建立了由东进村与三圩村、七里村与七一村、新丰村与地藏村等中心村党委,通过强村带弱村的发展模式,推进村域建设图、产业布局图、交通路网图、公共服务图、休闲旅游图“五图合一”,实现区域共同发展。

人才带领放大强村富民“能人效应”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更需要一批科技人才、管理人才,也需要一些本土专家、带头秀才。”

围绕产业结构特点和发展需求,生祠镇深化校企合作,建立离岸孵化基地、研究生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依托江苏现代农业产业园、东华景观园、丽园等实体平台,大力招引技术专家。实施苑艺人才培育工程,设立“土专家”“田秀才”等工作室,精准式、订单式培育和塑造实用新型专业人才。

聚焦人才挖掘与培养,着力“一群带动一片”,生祠镇涌现了一批以周富和、张金荣为代表的爱岗敬业“双强型”基层党组织书记典范、一批以杨美芳为代表的奉献社会老党员代表、一批以张炳华为代表的党员创业先锋。

项目帮领打造创业富民“源头活水”

“企业项目是创业富民的主力军和蓄水池,要让创业富民的‘泉眼’处处喷涌,就要深挖要素潜力,培育本土特色。”

生祠镇通过搭建“合作社+农业项目+农户”建设平台,大力培育花卉苗木、精品水果、生态混养、高效农业等致富项目,鼓励成立村级专业合作社,支持农户积极领办创办家庭农场,并由项目企业对农户采取“赠送苗木、赠送技术、赠送服务”的“三赠送”帮扶,推动村民就地择业、自主创业。

2021年上半年,生祠镇域内100余个高效农业项目、74个星级专业合作社、78个家庭农场,带动3000余名村民创业增收,线上、线下农产品销售突破2亿元。

下一步,生祠镇将继续践行“三领联动”党建发展模式,深挖产业特色和人文资源,充分发挥“党建+”优势,以党建之实不断引领乡村振兴。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